最近那位17岁孩子跳江的新闻成为了热点,但是当一个事情成为热点的时候也就成为了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每个拿这个事件做素材的人都是居心叵测的。我也不例外。
首先,我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一丝心痛的感觉都没有,反而庆幸这孩子终于解脱了。
还好我不出名,否则引起唾骂,甚至想杀我的人都有吧。
但容我解释一下,因为在好几年前我就连续在固定的地方相继得知大学生自杀的消息,而且我也知道每个高校都有一个设定的大学生自杀的警戒线,这个数字以内校领导就是安全的,否则就会追责。
这个孩子只是早了一些,变成了那个高中的名额而已。
我也惊讶于一个所谓的好人,为何越来越漠然,当我这几天苦思冥想的时候,我给自己找了一个理由或者是借口:我化悲痛为力量了,我对他人都无能为力,我对自己的孩子也无能为力,我甚至对自己都无能为力,我的无力让我更加的有自知之明,这种自知之明让我悟到了“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境界似乎和“麻木”可以等同,但似乎又不一样。
这个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麻木是一种绝望的放弃,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不动声色地默默前行,开始努力地“尽人事” 而又顺其自然地“听天命”。
所以,2019年都过了四分之一,我还没有和廖妈聊过一次天,她曾是童府妈妈读书会项目的负责人,也是社区隔代养育早教项目的负责人,现在是南湖共育中心的负责人。
去年她在南湖公益创投大赛上被盛帆基金会领导慧眼识珠,在40多个项目中她的全职妈妈支持计划得到了认可,得到了6000多元的资助,通过组织和策划魔法系列活动,最终她为妈妈和孩子使用了4000多,算是给全职妈妈的价值输出做了一次变现。
今年她推出森林魔法系列活动,我作为参与的家长报名,当好一个甩手掌柜,安心把飞扬跋扈而又意见多多的多多同学交个了廖妈,看着她在团中情绪的波动,我和廖妈见状眼神交流,心领神会,知道孩子成长的点到了,我们观察着他们大的带小的,小的不听指挥,大的对小的一会儿小心呵护,一会儿耐心欠费,各种状态,让我作为一个参与的家长及其的欣慰,独生子女的养育问题是所有课都没有办法的生态环境缺失导致的,不是某一个家长学习完昂贵的课程就可以构建的。为了这一天,我花了十年的时间来守望、培育到如今静待花开。才有了一个放心的圈子。所以,有人说廖妈的孩子深度社交的魔法系列活动,一次收费1000元都不贵。但这是要对看懂的人而言。
所以,对活动而言,我不想赘述,但对意义而言赘述多少都不为过。因为逝去的生命而言,如果尽早培育孩子强健的体魄和人格根基,每一天都很重要,每一刻都是黄金期。
愿所有的父母,且行且珍惜。
这个世界,师者很多,育者罕见。愿我们携手,将温室里的花朵还给大自然,将孩子给予他们的同伴。父母对孩子并没有那么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你以什么样的态度支持孩子走完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