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晶晶是我姑妈同事的女儿,比我小好几岁,身材随她妈妈的样子,瘦瘦小小。
晶晶的妈妈,是一个永远沉浸在公主梦里没有醒过来的女人,爱打牌,爱玩,爱打扮,跟别的妈妈不太一样。
晶晶家离学校有一段路,晶晶从小从没有享受过接送的待遇,即便是下雨,妈妈也从没有拿着雨伞去接过她,下雨,对晶晶来说,就是加把劲跑回家就行了。
晶晶家是那种自建的二层小楼,有天台晾晒衣服,如果打雷下雨,总是晶晶自己跑上去收衣服,因为,妈妈怕打雷。
晶晶考上外省的大学,去学校是自己去的,中间经过重庆,我提前帮她买好车票,她拖着巨大的行李箱一个人前来,行李箱都快到她腰部以上的位置,拖着有些吃力,但走得很快,好像生怕一停下来,就再没有力气走下去。
再过几年,听说毕了业,后来考上了公务员,再后来,也当了母亲。
晶晶从孩子到变成一个母亲的所有过程里,家里人似乎都没有参与太多。
我有时候就在想,她的父母或许并非我们想要效仿的对象,但如果从结果来看,恰恰是因为父母的“不能干”造成了她的“能干”,仅仅从这一点来看,这是符合某些“成功教育”标准的。
只是,我们所不能看到的,是年仅几岁在大雨里的狂奔,在电闪雷鸣的天台上匆匆取下一堆衣物,以及那个拖着巨大行李箱独自一人去学校,在那些时间里,她的内心,有没有过一闪而没的些许凄惶,那些念头,会不会成为她一生里永远自觉或是不自觉想要去弥补的缺口?以及,她会以怎样的姿势去变成两个母亲,一个留给过去的那个自己,另一个给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