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小众的古琴火出圈了,微信指数显示,4月8日古琴指数日环比爆增924.32%,背后的原因来自于国家政府的推动和广大网友的关注。
据央视新闻消息,4月7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广东省广州市松园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非正式会晤。在白云厅由李蓬蓬老师古琴演奏《流水》,代表中国政府最诚挚的情意欢迎尊贵的客人。
现场琴声悠扬、气氛融洽,相谈甚欢,在如此重要的场合,不禁让人心生好奇,这张古琴到底是什么来头?演奏老师什么身份?为什么是古琴担此重任?
当人们了解古琴和琴曲背后的历史,不由赞叹政府的良苦用心和超高智慧。
接下来请你和我一起,解读这张距今1267年古琴的前世今生……
01 “九霄环佩”什么来头?
这尊古琴名曰“九霄环佩”,相传为唐代造琴大家四川雷威所造,也称雷公琴。
唐代的制琴水平达到了一个高峰,蜀地是制琴的最佳基地,其中四川雷氏最负盛名,雷家世代斫琴,有雷俨、雷威、雷珏、雷文、雷会、雷迟、雷霄等,以雷威最为著名。
雷威鼎盛于唐玄宗时期,有“中华第一制琴师”美称,他的琴千金难求,后被封为琴待诏,专为皇室制琴。
九霄环佩四个字为小篆体,刻于古琴龙池上方,琴腹铭文有一行写着“开元三年斫”,正是雷威的时代。
按中国的传统,“九”堪称极数,是皇权的象征,至高无上的意思,如“一言九鼎”“九重天”“九霄”等。
九霄是神话传说中的仙境,在九重天之上,所以九霄,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环佩,是玉制饰物,走路叮当作响,声音清脆动听。
古琴取名“九霄环佩”,无疑是为皇室特制的古琴。由此可见,“九霄环佩”在古琴之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目前仅有不足二十张唐琴存世,而“九霄环佩”是为数不多唐琴中的王者。
每张市值估价约为四亿人民币,堪称文物界与古琴界的双绝,被誉为世界上最贵、最古老的乐器。
或许它的价值无法用金钱估量,上亿与否或许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重现了千年前大唐盛世的天籁之音,是中华文明和古琴文化绵绵不绝的有力佐证,成为雷琴与中华文化绝无仅有的奇迹。
“九霄环佩”并非某一张琴的专有名称,而是一类雷琴的名称,指存世的五张古琴(伏羲式四张、凤势式一张),其中伏羲式四张,分别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以下简称故宫琴)、中国历史博物馆(以下简称历博琴)、辽宁省博物馆(以下简称辽博琴)、何作如先生私人收藏(以下简称何作如琴),
凤势式那张被沈兴顺私人收藏(以下简称沈兴顺琴)。(网络很多文章说只有四张“九霄环佩”特指伏羲式)
五张琴,其中四张已经成为博物馆或个人的珍藏品,作为文物被妥善保管,不再弹奏。只有何作如先生的藏琴还能弹奏,这次马克龙总统听到的《流水》,就是由著名音乐家李蓬蓬用此九霄环佩演奏。
02 何作如琴的前世今生
何作如先生收藏的“九霄环佩”制作于756年,曾出现在唐肃宗的登基大典上,距今已有1267年。
此琴为伏羲式,中唐制品,通长124cm,额宽21.8cm,尾宽15.4cm。琴身栗壳色漆补朱漆,鹿角灰胎。琴身通体以小蛇腹断纹为主,偶间小牛毛断纹。
“龙池内有唐宫琴格式之寸许大字‘至德丙申’隶书腹款”。至德丙申为唐肃宗元年(公元 756 年),是中唐之始。
琴名“九霄环佩”为阴刻篆书,琴名下有八字铭文“汾阳后裔郭京家藏”。龙池、凤沼间有两枚方刻,上为“清和”篆印,下为“东坡苏轼珍赏”篆文印,内填金漆。
据不完全统计,有“至德丙申”款的琴还有北京故宫藏“大圣遗音”和王世襄拍卖之“大圣遗音”(锡宝臣旧藏);
有“清和”篆印的琴还有辽博藏“九霄环佩”、中央音乐学院藏“太古遗音”、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枯木龙吟”。
“东坡苏轼珍赏”印章说明这张琴曾是苏轼的藏品,算上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九霄环佩”,苏轼一人曾珍藏过两张稀世唐琴,在中国文人和古琴历史上也是极其罕见。
据说,何作如2003年在北京嘉德春季拍卖会,以346万元高价拍下“九霄环佩”琴后,曾找了许多名家弹奏,但音色都不理想。
这张珍贵的千年古琴一度被认为不适合弹奏,只能作为文物观赏。
直到遇见了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李祥霆先生,经他弹奏,“九霄环佩”终于再现天籁之音。
李祥霆以七个词评价这张唐琴的音韵:“松透、恬静、圆润、雄伟、沉厚、悠远、神奇。”
他曾表示:“世上唐琴不足二十张,我有幸弹过其中十张。其中六张音韵极佳,其余四张音韵或类普通明代琴或更下,而六张音韵极佳者,何先生之琴为最。”
李祥霆还发表文章《遇唐琴至德丙申九霄环佩之幸》,文中提到,在2003年拍卖前预展时,他得到展方特允按弹。“甫一落指,音入心脾,松透、苍古、润朗、雄沉、超乎想象,令人爱不释手,欲罢不能,喜形于色,兴奋不已,赞不绝口。”
仿佛是冥冥之中注定的缘份,这张流传了千年的古琴,在李祥霆先生指下竟焕发出了完美的音色。
从那以后,李祥霆教授便成了此张“九霄环佩”琴的唯一演奏者。
03 故宫琴的前世今生
一般所说的“九霄环佩”琴都是指这一张,是五张“九霄环佩”琴中曝光率最高者,以至于很多人误以为“九霄环佩”即专指此琴。
沈兴顺所藏“九霄环佩”为凤势式,其他皆为传统的伏羲式构造。
笔者发现目前网络部分文章主要错漏处有二:
一是将此次为马克龙总统演奏的何作如琴配上故宫琴图片;
二是将其它四张“九霄环佩”琴印章铭文统统归纳为故宫琴。
故宫琴以桐木为面,杉木为底,伏羲式,深栗壳大漆,部分处以朱红色漆修补,鹿角灰胎,底和两侧灰胎下铺有葛布,通身发小蛇腹断,蚌形徽。
琴通长124.5厘米,肩宽21厘米,尾宽15.5厘米,厚5.4厘米,底厚1.5厘米。琴面圆厚,腹内突起,中间开一圆沟通贯整体,宽度几乎同长圆形池沼相仿。
琴背池上方刻篆书“九霄环佩”4字,池下方刻篆文“包含”大印一方。
池右刻“超迹苍霄,逍遥太极,庭坚”行书10字,左刻“冷然希太古,诗梦斋珍藏”行书10字及“诗梦斋印”一方。
在琴足上方刻“霭霭春风细,琅琅环佩音。垂帘新燕语,沧海老龙吟。苏轼记”楷书23字。
凤沼上方刻“三唐琴榭”椭圆印,下方刻“楚园藏琴”印一方。腹内左侧刻寸许楷书款“开元癸丑三年斫”7字。
以上铭刻中“九霄环佩”及“包含”印为同时旧刻,苏、黄题跋及腹款均系后刻。琴首下一双护轸为紫檀木所作,据广陵派古琴家徐祺《五知斋琴语》所述,当为清康熙年间所装。
“诗梦斋”为清末北京著名古琴家叶赫那拉佛尼音布的别号。“三唐琴谢”和“楚园”均为清末贵池刘世珩的别号。
此琴音色温劲、松透、纯粹,形制浑厚、古朴,优美而有气魄,高雅而不落凡尘。
自清末以来即为古琴家所仰慕的重器,被视为“鼎鼎唐物”和“仙品”。
“九霄环佩”琴在清代末年就是北京琴坛的一件重器,当时对这张琴的品评,有3人留下文字记述。
第一个是佛尼音布,得到这张琴后,就刻上了“冷然希太古”的评语。
第二人是当时的大琴学家杨时百,他非常赞赏这张唐琴,对其爱慕殷切之情清楚地表露于著作之中。
他在《琴粹》中说:“欧阳公之琴记,唐琴在北宋时已不可多得,况更历千年乎,宜乎唐琴如凤毛麟角也。近时都下收藏家仅……佛君诗梦之九霄环佩,其声音木质定为唐物无疑。……其余予收藏及所见虽不乏良材,要不能与数琴埒。”
第三人是当时藏有“飞泉”、“独幽”两张唐琴的李伯仁,李伯仁为大琴学家杨宗稷弟子,杨氏将“飞泉”、“独幽”二琴定为“鸿宝”,而拥有两张“鸿宝”的李氏却将“九霄环佩”奉为“仙品”,“鸿宝”与“仙品”之间的差别,自可不言而喻了。
“九霄环佩”琴继佛氏之后,大约在1920年左右被逊清宗室红豆馆主溥侗所得。其后溥侗举家南迁移居沪上,“九霄环佩”亦随之南徙,遂成为上海琴坛名器,被收藏家刘世珩所得。
1953年,经郑振铎局长提出,国家文物局由刘氏后人手中以重金购得,并转交故宫博物院。
故宫琴之所以如此珍贵,不仅仅因它出自名家之手,来自皇室,无论从材质或者制琴师还是造型,都代表着古琴最高的规格,还因为它在流传后世中所承载的文化和精神。
据说有多位历史名人曾经抚弄过它的琴弦,如唐代的郭子仪,宋代的苏轼和黄庭坚。
此后,不断有收藏家珍爱这张琴。
琴龙池的右侧行书刻有:“泠然希太古,诗梦斋珍藏。”并有“诗梦斋”印落款,诗梦斋,是著名的清代古琴家叶赫那拉·佛尼音布的书斋名称。
佛尼音布收藏之后,九霄环佩还有最后一段铭文,刻的是“楚园”印,这方印的主人是清末著名收藏家刘世珩的印。
04 演奏者何人?
李蓬蓬,出身音乐世家,10岁起,便跟随身为著名古琴家的父亲李祥霆学习古琴,既是女儿又是得意门生。
她弹奏过著名歌曲《关山月》《高山流水》,发行过唱片《中国古典音乐》。
2016年,李蓬蓬曾弹过一次“九霄环佩”,当时便感到特别震撼。
此次再用“九霄环佩”为马克龙总统演奏,尽管比较熟悉这张古琴,但要真正发挥出“九霄环佩”的“实力”,还需要一番准备。
李蓬蓬在正式演奏前几天,就开始了“醒琴”,“要让琴充分振动,用正确的办法把它弹出来。我刚拿到这个琴的时候声音确实不如现在,但是一天比一天好。”
父女二人同奏一张千年古琴,这种奇妙缘分应该是古琴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佳话。
李蓬蓬介绍,唐朝是我国古琴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虽已时隔千年,但因基数大,所以仍有二十张唐琴存世。
“我的父亲曾弹奏过其中十张,他认为,‘九霄环佩’的声音是最好的,弹奏的状态也是最好的。”
05 为什么是古琴?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
琴是中国古代文化地位最崇高的乐器,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
琴位列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文人视为高雅的代表,也常出现在古代帝王祭祀、庆典等重要场合。
中华古琴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琴曲存世3360多首,琴谱130多部,琴歌300首。
伯牙、钟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而此次为马克龙总统演奏的琴曲正是《流水》。
2003年11月7日,中国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古琴不乏出现在国际交流、影视、文艺作品、外交等重要场合。
1977年8月22日美国太空探测器“旅行者一号”发射到太空,管平湖先生演奏的《流水》被录入其金唱片,向茫茫宇宙寻找人类的“知音”。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陈雷激先生独奏古琴曲共庆盛典;
2022年1月31日春晚《只此青绿》舞蹈诗剧由王悠荻老师演奏古琴配音;
2023年4月7日,李蓬蓬老师演奏《流水》欢迎远道而来的法国总统,千年古琴觅知音,千年羊城会贵宾,谱写大国外交新篇章。
习主席说:“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文化自信的时代下,古琴逐渐走出传统小众的圈子,成为国人熟知的文化现象。
衷心希望不再有人“错把古筝当古琴”,影视作品中不再出现古琴常识性的错误,不再有唐代刘长卿“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的哀叹。
正如李蓬蓬老师所说,希望通过这次表演,让大家听见中国的音乐,看见中国的古琴,了解中国的文化。
从你我开始,从现在开始,多一点认识、了解、学习古琴文化,成为古琴的“知音”,重现当年“家弦户诵”的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