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坐地铁的时候看到一则雀巢咖啡的广告——加班喝了它,干完早回家。这则广告的目标用户应该是工作时专注力低,导致经常加班的人。
我是一个不喝咖啡的人,所以很好奇为什么咖啡能够提神,让专注力提高。为了搞清楚这件事,我拜访了度娘、询问了知乎,得到的答案是我们在疲倦时,大脑会产生一种叫做「腺苷」的物质,然后到达大脑的一个位置,告诉我们要休息了,从而保护我们的身体。
咖啡里面的咖啡因,跟这「腺苷」很像,可以抢占「腺苷」的位置,阻止疲劳产生。换句话说,咖啡因把腺苷的位置给占了,腺苷就不能发挥原来让人疲劳的作用了。所以咖啡能够起到提神的作用。
因为这个原理,咖啡只有在没有感觉到疲倦之前喝才是最有效果的,因为这个时候「腺苷」还没有就位。如果感觉很疲倦时,说明「腺苷」已经到达指定位子,这时再来喝咖啡效果会差很多,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喝了咖啡还是困的原因。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会多喝几杯咖啡,但咖啡因摄入过量的话,会造成烦躁、心悸等不良情况,对身体是有害的。
所以,使用喝咖啡来提神的方法只适合临时应对,不适合长期使用。
都说咖啡提神,到底提的是什么呢?其实所谓的提神就是让大脑把注意力集中起来。因为只有注意力集中才能高效的做事情。
注意力是让我们专注于某件事情的能力。说的再通俗一些,小时候我们都应该有过看电视时,被老妈叫了好几声才听见的经历。这里专注于看电视用的就是注意力。它主要有两个特征。
1.指向性:做英语听力遇到难题时,我们会闭上眼睛,然后把头侧过来。把全部注意力指向英语听力。
2.排他性:看电视入迷时,只接受电视声音,排除其他声音。
注意力就好比游戏中人物的蓝条状态值(游戏中的人物通常有两个状态条,一个血条,一个蓝条。血条代表生命值,蓝条是状态值。有蓝条才能放技能、发大招,快速打败敌人)。有了它才能发动生活或工作技能,干掉工作、解决事情。
所以注意力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但是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不可能让我们随时随地保持专注。
当人类还没有站在食物链顶端时,为了生存,大脑会对一切刺激产生高度的敏感来避免危险。虽然现在生存的危险已经很小,但是这种机制被保留了下来,所以在做事时,听到手机响声或别人说话声时,会不自觉的走神。
由于有的时候,也是需要专注,所以大脑也进化出了抑制走神的能力。抑制就要消耗能量。而能量是有限的,就像充电宝一样,是有容量的,用一点就会少一点。所以在很累、肚子饿或者氧气不足时,注意力会严重下降。
这也就不难想到,为什么上午注意力高了,因为经过了一夜的休息,以及早餐的补充后,是人体能量最充足的时候。记得以前上学时,语数外通常放在上午来学,而劳动、手工放在下午,有可能就是这个原因。
既然注意力是有限的、喝咖啡又不是好的办法。我们该如何解决缺乏注意力的问题呢?
记得以前读过一本叫《高效忍者》的书,里面有一部分关于“注意力管理”的内容。
注意力水平在一天当中往往会有波动。为方便起见,我做了粗略的分析,大致将注意力划分为三种类型。
主动型注意力
处于主动型注意力期间,你不仅全神贯注,而且非常机警,会达到最佳工作状态。你能随时准备做出重大决定或处理疑难任务。这种程度的注意力至关重要。我希望你能通过这本书认识到主动注意力的真正价值。
积极型注意力
处于积极型注意力期间,你能够投入到工作当中,在任务清单上一路打钩,但工作劲头很容易消退。你总是容易分心,虽然有时灵光乍现,但工作上常常马马虎虎。这种程度的注意力还算有用。
不积极型注意力
此时的状态就好像家里开着灯,但是没有人。你没剩多少脑力了,而你却还要与艰难、复杂的任务做斗争。在这期间的注意力并不是一点作用都没有,只是其价值非常有限。
当然,这些只不过是粗略的人工划分,但如果你想要通过良好的注意力管理达到效率最大化,那么这种划分对你很有帮助。两年以来,我一直在观察我自己的注意力管理趋势和过程,也和其他人讨论过他们的方式方法。
以下是我在工作日的常态。
上午8~9点:积极
上午9~11点:主动
上午11~下午1点:积极
午饭:不积极
下午2~3点:不积极
下午3~4点:主动
下午4~5点:积极
下午5~6点:主动
下午6~7点:不积极
现在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手机中的任何一个APP都在争夺用户的注意力。我相信很多人都在主动和积极注意力的情况下,做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在不积极时,啃最难的任务。比如早晨收收邮件、打打电话,刷刷手机等等。而在下午或者晚上加班写报告、想策划。这其实是对注意力极大的浪费,和过度消耗。用一句俗语就是杀鸡用了牛刀。
如果这个时候我们靠咖啡这些功能饮料来支撑的话,短时间是可以看到效果的,但是时间长了之后,身体将会越来越糟糕,人也越来越没精神。所以,一定要科学的管理注意力,也就是在安排工作时将注意力考虑进去,将好钢用在刀刃上。
做法很简单就是在注意力充足的时刻做困难的事情,在注意力少的情况下,做简单的事情。
在《高效忍者》中,作者将人的注意力分为三种类型,主动型、积极型和不积极型。主动型是注意力最佳的时刻,可以搞定任何事情;积极型除了很难的任务以外,都可以做;不积极型,大脑处于休眠状态,只能做些不需要脑子的事情。我们可以根据分类来合理安排事情。
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这三种注意力类型来安排事情,但只依据注意力安排事情的话会出现把不重要的事情放在主动型注意力中。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加入事情的重要程度这个因素。
根据重要性大小和注意力的高低,可以建立注意力管理四象限。其中,
一象限,是重要性大、需要低注意力的事情,比如查找项目资料、梳理资料,等等。适合在积极型注意力中完成。
二象限,是重要性大、需要高注意力的事情,比如思考项目方案、问题解决方案,等等。适合在主动型注意力中完成。
三象限,是重要性小、需要高注意力,比如同事请教某个问题、非只管领导交代的任务,等等。这样的任务有时间做、没时间直接拒绝。
四象限,是重要性小、需要低注意力,比如文章码字,会议通知,等等。适合在不积极型注意力中完成。
有了这个四象限,就可以在任何的注意力中做适当的事。避免注意力的浪费。
第一步:列出每人的事件清单,并用这个四象限进行归类
第二步:写下自己三种类型注意力的时间段
第三步:将归类后的事情,放在适当的时间段去完成
我们都知道80/20原则,但却一直不知道怎么用。其实很简单,就是在注意力最充足的时候做最重要的事情,就可以做20%的事情,达到80%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