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曾经一位心理学老师的讲座,他说,人有本我和自我之分。
那天迟到了,我的理解是“本我”用来做坏事的,或者说做自由的事,是人发自内心的一种愿望,可以随心无拘束的去实现。
比如我们在喀纳斯的时候在绿葡萄藤下喝格酒吃烤鱼到深夜一点,比如我们在乌鲁木齐的夜市中又留连到半夜,一直到小摊收摊,我想这可能都是本我意识吧。
好多年前,在qq农场偷菜,那种不劳而获、天上掉下馅饼的喜悦犹然而生。想不劳而获,想天上掉馅饼,这都是本我。农场规定了不劳而获无罪。于是先去偷菜,然而由于现实的羁绊,往往偷了别人的菜而忘了自己的菜,荒废了几小时,浪费了狗粮,常有的事。
而自我则是世俗道德规范教育下的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反思……在农场,因为没有了自我的约束,所以人人开心啊!
早上看到苏东坡练瑜伽术时的体会,深有同感。说的是中国最好的养生,我同意。几年前练过一阵子,感觉良好。颈椎马上就没问题了,而且它是一种和其他运动不相冲突的锻炼方法。主要的体会是,瑜伽给人带来物我两忘的境界,它是暂时的,但是暂时的放松和喜悦是真实的,这种轻松和喜悦的心情也能够促进身心健康。在农场种菜的感觉也是一样的!
《阿拉罕布拉宫的回忆》人人喜欢的真实游戏,是否也是激发“本我”觉醒的效果呢!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是不是“本我”的呼唤呢?
《简书》的写作是否含有“本我”苏醒的喜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