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156天
原文阅读:
7.28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译文讲解:
孔子说:大概有无知却喜欢造作的人,我没有他这种毛病。我多多地听,从中择取好的加以接受;多多地看,默默记在心里。我的智慧,是比“生而知之”次一等的智慧。
启发思考:
孔子承认有“生而知之”者,但他认为自己不是这样的人。 虽然他自己肯定是经常被学生当作 “生而知之”的偶像,但老夫子很坦诚,他多次谈到,自己属于“学而知之”,“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他的学问、思想和成就都得益于虚心向学、勤奋好学,是不断学习和积累的结果。正因为如此,孔子对于什么都不知道就敢随意发挥、对于不懂装懂、夸夸其谈的行为是深恶痛绝的。
孔子对求学、求真一直都持有谨慎的态度。宇宙之大,事物之繁,何能尽知?对于所不知的就自承其不知,而不造作妄说以自欺欺人,是通往真知的第一条件。《论语 为政篇》中有“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对于不能确定者,应存而不论,不可强作判断。
关于“知”的解释,也有学者从不同视角来对孔子的言行进行解读。亲身经历、亲眼所见,那是上一级的知。听人家讲的是次一级的知。听人讲还分好多级,有当事人讲的,有不同的当事人讲的,有采访当事人的儿子孙子转述的,等等。
在这里,孔子区分了见和闻。他晚年修《春秋》,把历史资料分了三个等级:有见,有闻,有传闻。有见三世,有闻四世,有传闻五世。我们知道,无论是“孔子作《春秋》”,还是司马迁写《史记》,司马光编《资治通鉴》,历史学家都必须是多见多闻,搜集尽量多的历史资料,对比不同人的不同说法,从里面识别、判断和挑选出可信的叙述和合理的解释。当然,史学的研究永远是不完善的:细节千头万绪,即使是学问再深厚的学者,也几乎做不到滴水不漏。
作为普通的学习者,我们可能很难下大力气在文献研究、史事考据等方面,但是,孔子所强调的这个道理,我们今天依然适用。见识一定要广博,保持开放心态终身学习,特别是要提升选择和判断的能力,是我们在学习中始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