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读书颇好笔注,时常有批注名家。例如水浒传之金圣叹、红楼梦之脂砚斋,从笔注中也可以看出,批注之人的学识,以及真知灼见。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颇有趣味的评注。例如宋史中赞誉宋太宗赵光义:“帝沉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
对此,毛教员则笔锋辛辣的评注道:“但无能”,一句话便将赵光义这位高粱河车神的水平下限,暴露无遗。
不过,这些都是末枝小节。而读书做笔注的意义,其实在于思考和辩证,达到学而思,思而致用。
因为各类书籍基本上都贯彻了编纂者的意志,或褒或贬,各有论述,因此读书者需深刻辨识到书中的真相。
例如各类史书,本朝编纂当然褒扬,新朝编纂则会曲笔贬低,将真相藏在春秋笔下。但那些历史故事的起因、过程、结果,却无法彻底隐瞒变更,总有一些蛛丝马迹,因此读书需要辩证、思考,从而深刻了解历史上的各种战略得失、成败、因果循环。
而读书时的思考及批注,就能充分学习、辩证关系。只是这种批注,也会很明显的展现读书者的认知、性格、观点、等一系列思维逻辑特点。
对于平常人而言,即使这些思维特点,流传出去也无妨。因为位卑言轻,斯人斯言不足言道。但对于上位者来说,却是万万不可,因为一旦流传出去,下位者就会想法揣摩上意,故意迎合,造成行政、规章制度上出现种种弊端。
例如,当年我观看电视剧(康熙王朝),关于康熙和姚启圣一节便有展现。剧中,姚启圣入狱多时,在此期间,康熙下令禁止狱中和姚启圣一切交流,以此打压姚启圣恃才傲物的豪横气焰……
这下一来可闷坏了这个姚老头子,满腹韬略只能在狱中和空气斗智斗勇。
后来,好不容易得到了康熙召见,进入了康熙的銮驾,没想到康熙对他视若不见,只忙着处理政务,又是一顿闲晾。
姚启圣按耐不住,忍不住偷偷抬头窥探。其实,这位倔老头并不在意康熙对他意欲如何,只是作为一名嗜书如命的老学究,这段时间来无书可读,心中无语言表,实在是闷坏了一肚子的韬略学问。
于是,姚启圣就对康熙銮驾中的那些书籍垂涎三尺,忍不住的就流下了激动的口水...
不料,康熙敏锐的发现了这个情况,立即冷然表示:“朕平生有两种物事概不外借,一样是女人,另一样便是书”......
姚启圣被看破心思,顿时吓了一跳,匆忙叩拜告罪。
当时我还年少,以为康麻子真是王八之气侧漏无遗,端的装的一手好B,令人见之不禁神往……
直到后来,有一天我才意识到,康麻子对于书籍概不外借,实在不是装样,而是确实不可。
而在封建时代,有一种大逆之罪便是揣摩圣心,曲意迎合。那些朝廷官僚、宫廷宦官通过日常事务,充分揣摩皇帝的性格态度、行事风格、以此潜默移化的影响、说服皇帝的对于政务的态度、意志...
因此,皇帝对于儒家经典书籍的批注,更能充分展现皇帝对于治国、兵略、史观等一系列战略观点。一旦流传出去,皇帝的学识、素养、观点将会彻底展现在臣僚心中,只需要因势利导、对症下药,便能影响到朝政经略,此间造成的危害将无法衡量。
所以,康麻子作为一名富有四海的皇帝,会如此表态,计较一本书籍的借用问题。
不过,在剧中康麻子继而表示:“这一套四书朕还没有读过,所以可以赏给你……”
这段情节便充分落实了为何书不可借、此时又可赏赐与下僚。因为康熙还没读过,也就等于没有写上批注,因此可以赏给姚启圣回去赏读……
由此可见,读书批注的本质、重要性。
当年毛教员好读书、好批注,近代名家表示毛教员的学问,已经达到“六经注我”的境界。也就是说毛教员在处理各种事务之时,可以轻松运用各种学识、典故、策略、为己所用,而且契合无间,运用自如。
可见读书破(批)万卷、韬略若有神。
辛丑年壬辰月辛亥日,今日金白水清。恰逢婚庆,于途中、典礼时所著。人间喜乐,文章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