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起在“得到”APP上听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张遇升的课程《怎样成为精力管理的高手》。
老师讲他在精力管理方面的各种细致具体的方法,怎么设计最佳运动方案,怎么吃不会累,怎么睡能提高自己的决策水平,怎样击退那些消磨意志的疾病,怎样控制情绪、缓解焦虑,如何高效使用自己的精力。
最令我感动的是,他还跟我们分享了一张他的精力管理行动清单,基本上是他一天的安排,里面有很多的细节,是把之前的理论变成了具体落地的动作。
我像如获至宝一样,决定立刻跟着老师的清单去行动。
我尤其不会忘记,在课程里听到的爱默生的那句话——
“一个人对这个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让自己幸福起来。”
老师说,掌握了情绪管理的能力就是让自己幸福的秘密,这里有两个小技巧,分别是:
第一是感恩的心态。
第二是运动。
我说,我们同事们都说我是一个特别有福气的人,其实不是我特别有福气,而是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每当有人向我伸出援助之手时,我都心存感恩。
那时候,我的感恩不是埋在心里,而是在QQ空间上发表了很多的感恩日记,几乎一天一篇,感谢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忙、感谢亲友们给予我的关爱,让对方看到。
我姑姑还曾经对我说,看了我写给她的信都感动得哭了。
其实我那时写感恩日记并不是刻意为之,而是真正发自内心地想要那样做。
我公公婆婆虽然身体不好,不能过来帮我带孩子,可我还清清楚楚地记得自己对他们表达过的感恩。
记得有天上午我专程去看望远道而来的公公婆婆。
“送水果的来啦,快给钱!”婆婆见我手里拎着一大袋水果,兴奋地叫嚷着,一边转过身去找耳背得厉害的公公—我的婆婆啊,她的神智依然处于半清醒半糊涂之间,那天仍然犯着糊涂。
“是你来啦!”公公出来会心地冲我笑笑,“我们昨天下午到的,本来一下车就想立马过去看看思思,可刚好踩着吃饭的点,我们怕你们留我们吃晚饭、怕麻烦你爸爸!而且我们满身都是灰……”
公公的话简直说到我心坎里面去了,但我并没有接他的话茬,我只是从口袋里掏出事先准备好的单位名片递给公公—名片的某个角落早已写好“这是我的新单位”的字样,“我就在前面上班,中午要不要我给您们端点饭菜上来?这个单位食堂的伙食可好啦!”
“我知道你换了新单位,小华告诉我了,可你为什么要换呢?回那边家里多不方便呀!”公公念叨着。
“中午要不要我端饭菜上来呀?”我反复地问着,可公公始终答非所问,他又问:“你在这边上班忙不忙?”“是这边单位忙些还是原先的单位忙些?” ……
我点了点头后,只得找来纸笔,把要说的话写给公公看:“中午要不要我端饭菜上来?”
只见公公的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似的:“我们不沾公家的便宜,不能叫别人说闲话!”尽管我一再向他表示不碍事,占不了公家多大便宜,可他始终坚持要吃自己在家里做的饭。
“如果你在食堂吃不好,随时过来吃饭!我们跟你改善伙食!”公公又补充道。
“您们需要什么东西就跟我讲,我去买!”就在我跟耳背的公公用文字交流的时候,婆婆端了满满当当好大一碗黄色的水来给我喝,她说是才冲的蜂蜜水—天啊,我哪里喝得下这么一大碗蜂蜜水呢?不过她的举动却令我备感温暖。
“我们明天中午去看思思好不好?”我快要离开的时候公公大声地问我,我便赶紧冲他打手势、向他比划着“六”,意思是让他们周六再去。
公公继续坚持道:“我们明天中午去!”
我也十分坚定地再次冲他比划“六”,几个回合下来,终于听见公公说:“那就周六去吧!这周我们在家里做做卫生!”
……
回到办公室后我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做子女的对父母哪怕只付出一点点爱,都会收获父母双份的爱!感恩父母的爱!
现在当我听了很多课程,包括今天的精力管理课程,再回想起自己以前做过的事,我能够很确信地告诉你:让自己幸福的秘密其实就是感恩的心态,因为心里的感恩会让我们更容易觉得快乐,会更少觉得抑郁。
想要幸福,就学会感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