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醒吧北京土著,我们正面临无家可归

写在前面:

用了个惊悚的标题,不知道会不会被骂出翔……

当然,除了希望引起关注外,笔者也是真的在反思。

反思是针对自己,一个平凡的北京土著,希望自己能抛开抱怨、无奈、不满等诸多负面情绪,静下心来好好想想,为什么在今天,我们似乎越来越不懂自己的家乡--北京。

怀念的是老北京的情怀

我们在抱怨什么:

北京土著们觉得外地人侵占了“自己”的资源,导致自己生活变得艰难,会抱怨!

外来打拼者觉得北京土著坐享优质资源、活得轻松;自己拼死拼活、却活得艰苦,会抱怨!

分享两个有趣的故事:

故事一:

“咱们北京人太憋屈了,在家门口都被人欺负!”

“……”

“我老婆被公司找借口开掉了,因为她们新领导不喜欢北京土著!”

“……”

“说什么北京土著太懒、不愿意加班、工作效率低、娇贵……”

“……”

“说是整个部门都全部换成外地人了”

“……”

注:笔者发小的亲身经历

故事二:

“很多老外太懒了,还不让你勤劳!老找咱们华人的茬儿!”

“……”

“他们从来不加班,不管工作是否做完,下班肯定立刻找不到人了”

“非工作时间绝对不谈工作”

“不管工作是否紧急、进展到什么阶段,该休假绝对不会犹豫”

“……”

“他们还会说华人很奇怪,工资给的低还拼命工作,估计背后没少骂咱们傻”

“……”

“还有很多人抱怨,说中国人导致工作越来越难做了,节奏太快,影响到他们了”

“……”

注:笔者前同事的亲身经历

换位思考:

北京土著们想想第二个故事,咱们扮演的角色、是不是和“懒惰”的歪果仁很相似?

因为我们是北京土著,我们拥有温暖的家庭、慈爱的父母作为坚实的后盾,所以感受不到太多的生存压力,总是想着,再不济,我还有家啊……

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别让家乡的温暖、成为我们懒惰的借口。

我们为什么抱怨:

矛盾的焦点,归根结底是对资源的争夺。

国内的优质资源扎堆在几个大型城市中,而普通百姓,想要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为了自己的前途,则拼命向这些大型城市迁移,人口密集带来了竞争、超乎想象的生存压力像雾霾一样弥漫在这些城市上空……

但这些,并不是我们抱怨的理由。

作为北京土著,不管我们是否承认,我们都已经享受了太多政策的红利,别让优质的资源,成为我们懈怠的借口。

为什么说,我们正面临无家可归:

并非危言耸听,因为:冷漠、竞争、淘汰,或者说 :“丛林法则”,已经深深的印刻在北京这座城市的基因中。

不适应,请离开!

这句刺骨的言语,不仅仅是针对外来打拼者,对咱们土著,一样有效!

现在很多北京土著已经被打上:“懒惰”、“娇贵”、“不努力”等诸多负面的标签了,已经出现过有企业明目张胆将“不招北京土著”的规矩写进 JD 中的情况了(个例,但真实存在)。

基数更大的私企招聘方越来越不喜欢北京土著,觉得我们性价比低!

如果我们不改变,这将是个恶性无限循环……

因为家在这里,所以我们总觉得有退路,没必要那么拼命!

但现实是,外来打拼者才真是有退路的,最不济,人家可以回家乡!

我们呢,回哪?已经在家乡了啊……

今天如果我们平庸,还可以屈辱的啃父母,那明天呢?啃孩子么?

你得先能养得起孩子啊……

五环外的房价、六环外的房价、通州的房价、房山的房价、燕郊的房价……

我们还能退到哪去?

我们应该怎么办:

忘掉自己的优越感,其实也根本没有优越感,我们有的只应该是危机感!

歪果仁面对移民的竞争可以依靠政府保护,而我们面对的是同胞的竞争,只能去适应、去努力、去拼搏!

不要再去幻想所谓的“回到过去”,我们怀念的过去,应该是“老北京”的情怀,而不是去渴求“没有竞争压力”的梦境。

尾声:

今天的北京,也许我们土著们还能苟延残喘的平庸,依靠一些祖辈的宝贵遗留,但明天呢?

请记住,生在北京,以后很可能失去一个做平庸者的机会。

因为未来的北京不需要平庸……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