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如期进行。
科尼留斯-马塞林和麾下的勇士,遭遇了敌军顽强的抵抗。
虽然敌方人数较少,但他们的英勇却让人肃然起敬。
这是科尼留斯将军军旅生涯中少有的多过敌方损耗的战斗,伤亡201人,杀敌144人,但却没有人责怪他,守方布鲁图斯将军帕布留斯-弗拉维斯的实力也得到了他的认可。
所以,在破城之后,科尼留斯将军给了对手应有的体面葬礼,并约束手下只占领城池不得损害居民性命。
而剩余的那77名敌军俘虏,也效仿共和国时代前辈仅有的一次案例,尽数收于正规军中。
西徐亚城被帝国占领之后,被阻隔的唯一一座敌方城池切索罗斯成为了科尼留斯部队的下一个目标,安抚好刚刚拿下的城中百姓,伟大的步兵指挥官科尼留斯下令修养一段时间,暂时按下不表。
[塞吉斯提卡歼灭战]
前205年冬季,一支整编布鲁图斯家族军团大队鬼使神差的出现在了内陆门户塞吉斯提卡城前。
若非旗帜上特有的标志,根本不会有人想起,这正是数年前让帝国将领纳姆里乌斯接连惨败的宿敌格涅乌斯。
虽然此时的纳姆里乌斯已经追随萨罗纳总督塞古都斯-萨尔维斯,但这件事已然成为他心中难以泯灭的疤痕。
与之常有书信往来的昆提斯总督欣喜若狂,他深刻的预感到,好友之仇,今日终于可以得报了。
在斥候将对手虚实探明之后,一向主张保守的昆提斯决定主动出击,他的自信并不盲目,经过多年沉淀,守城部队的战斗力和战场经验早已今非昔比。
战斗在城北的灌木丛边展开,阴冷的冬季仿佛都被守军高昂的气势融化。
步兵集中对敌方中间部位进行全力打击,总督本人则率领少量骑兵往来牵制。
傍晚来临之前,大战落下帷幕,敌军一败涂地,好友的宿敌死于溃散的路上,塞吉斯提卡守军仅以37人阵亡的损失取得了本场战役的胜利。
841名敌军战死,仅有83人逃脱,大胜。
[帝国东北边陲——阿兰尼防御战(与埃及的第一次陆上冲突)]
冬季即将结束,帝国东北边陲阿兰尼行省总督赫伦尼乌斯-李西尼亚努斯得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在吞没本都派系,并于内战第六年成功于小亚细亚粉碎了布鲁图斯家族向东方扩张的埃及,竟然在两国东南部交界的高加索山脉附近布置了大批部队。
虽然敌人并没有擅动,危机看似距离自己也很遥远,但敌人频繁的军事活动仍然让赫伦尼乌斯心生警惕。
为了随时抵御强大的东方霸主埃及,他留下大部兵马戍守行省,自己也带领少量部队外出于城东扎营。
不仅如此,还特地派遣了一支骑兵中队赶往塞克城换回擅长防守的步兵队伍。
一切都紧锣密鼓的进行,即便如此,还是不出他的意料,冬末春初之时,随着一场大雾散去,阿兰尼城下赫然出现了一股埃及部队。
从敌军人数上判断,这并非是埃及主力部队,多方查探之下,这股部队的真面目浮出水面。
“纳克兰卡-欧威加特斯,隶属于埃及对外扩张东部方面军第七兵团,虽然麾下兵马不到五百人,却异常骁勇善战,且尤其擅长奇兵临城。
埃及覆灭本都的战争中,多次以先锋官身份进行突袭,斩杀数名本都将领,也是埃及统一高加索沿线地区战役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埃及名将。”
看着间谍发送回来的情报,赫伦尼乌斯总督眉心紧锁,眼前这位强悍的地方先锋官不足为惧,可怕的是在他的背后,根据对埃及这个反叛盟友的了解,每当一支试探部队出现之后,在他的身后至少还会尾随一支数量不下万人的顶级兵团。
与帝国的军团建制有所不同,同等数量的满编兵马,仅仅只是埃及庞大的方面军中的一支大队而已。
形式迫在眉睫,在与部将商议之后,赫伦尼总督当机立断,决定先行吃掉这支敌人先遣部队,然后火速进行防守部署。
在距离春天到来仅有两个星期的时候,一场帝国与埃及首次对抗的战役悄然拉开序幕。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埃及这个古老的东方古国已然成了称霸整个东方地区的霸主。
成熟的军阵体系和战斗力不俗的兵种,几乎让所有正面之敌都不寒而栗。
这一点,从此番对阿兰尼偷袭的敌军部队便可以看出。
仅仅457人的队列中,囊括了负责压阵的埃及精锐将军卫队(战车队)、步兵前沿阵地之后便是东方最精锐的天选弓箭手、左右两翼便是攻击力极强的沙漠斧头兵,中军更是令马其顿长枪兵都自愧不如的法老禁卫军和尼罗河长枪兵。
强敌压境,阿尼兰军民惊恐不已,好在赫伦尼乌斯一直都知道自己的主要防御对象,并且深知帝国部队的缺陷。
所以,在相对和平的十余年中,他一面筹备应对布鲁图斯家族的步兵守卫力量,另一方面,还多次出城,招募了数支专门应付长枪兵的雇佣弓骑兵。
双方集结完毕,大战正式开始。
这个时候,负责守护阿尼兰的城中守军也早已接到主帅指令进入战团。
赫伦尼乌斯总督并没有着急与敌人搏杀,而是在战役开始之后便带领部下朝着赶来支援的援军附近移动。
久经战阵的敌方将领也没有轻举妄动,一双虎目密切的注视着对手的动向。
阿尼兰守军合兵一处,总督赫伦尼乌斯立刻部署辅助枪兵和旧制步兵阵线缓步向前推进,吸引敌方主力。
而自己则尾随在步兵阵线阵线之后。
与此同时,还命令占守军半数的雇佣弓骑兵大队以环形攻势冲至敌方阵线右翼。
为了防止对手重骑兵和战车部队的剿杀,还将四队主力骑兵调集过去为弓骑压阵。
遥见枪兵克星(远程弓骑兵)不断接近,敌方主将直接引重骑兵冲杀而来,好在赫伦尼乌斯总督有所准备,当埃及战车和重骑兵纷踏而至之时。
弓骑兵赶忙后撤,为一直尾随的帝国骑兵让开了一条同路。
右侧的双方骑兵顷刻间冲杀到了一起。
此时的中央步兵军阵也早已近在咫尺,只不过,赫伦尼乌斯再一次放弃正面冲突,仅仅在最前沿的青年军投掷出了标枪之后,所有步兵便迅速后撤。
即便如此,仍然有半数青年军倒在了埃及阵线后方的天选弓箭手箭雨之下。
步兵原地严阵以待,雇佣弓骑继续接替步兵对敌人开始环形攻势。
赫伦尼乌斯的鹰眼则一直注视着那支步兵噩梦一般的埃及精锐弓箭手。
随着埃及将军战车部队和重骑兵的溃散,右侧骑兵对决胜负已分。
赫伦尼总督毫不迟疑的让步兵极速向前推进。
自己则率领骑兵卫队迅速向左移动,在敌军自顾不暇之际,倏然出手,直接杀退埃及阵线后方的天选弓箭手。
就是这么一会儿功夫,并不宽敞的埃及步兵阵前便倒下了数名帝国步兵的尸体。
在赫伦尼乌斯总督的暗令下,守军骑兵队伍火速向统帅靠拢,并在左侧对失去了沙漠斧头兵掩护的敌方枪兵发动斜击。
几乎是一瞬间的功夫,原本有恃无恐的埃及枪兵便彻底溃散。
敌方主将也在绕后追击的帝国雇佣弓骑追击者翻车殒命。
第一支敢于扣动帝国大门的埃及部队就此惨败。
埃及名将纳克兰卡-欧威加特斯阵亡,412名埃及士兵被剿杀。
阿尼兰守军21人阵亡,此战虽然规模并不大,但尤为经典(战场部署由笔者亲自操作完成),赫伦尼乌斯-李西尼亚努斯优秀的防守才能体现的淋漓尽致。
为了防止再被敌人偷袭,赫伦尼总督于城前数里之地建立要塞,并以行省西南的界桥为眼点。时刻抵挡来自东南的强悍敌人。
{本集完}
—*—*—*—*—*—*—*—*—*—
【登场人物】
(按出场次序)
科尼留斯-马塞林
帕布留斯-弗拉维斯(布鲁图斯家族)
昆提斯-尼吉迪乌斯
格涅乌斯(布鲁图斯家族)
赫伦尼乌斯-李西尼亚努斯
特提乌斯
纳克兰卡-欧威加特斯(埃及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