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关于端午的元素,大概粽子可以排在榜首。
无论是甜粽,肉粽或清水粽都有关于区域的拥护者。对于市面越来越多的渠道也可以轻易买到合口味的粽子。然而,那份仪式感,却越来越少。
我们常把恋爱的仪式感挂在嘴边,而关于食物的仪式感,对我而言却更为重要。
因为爷爷奶奶是南方人,地域决定了出生即带来对食物的强烈仪式感。在我童年至成人的漫长岁月里,仅对于粽子的步骤,是复杂且严谨的。
挑选粽叶
从临家的早市挑选粽叶,清水粽选择青粽叶,让叶子的香气渗透到糯米里。南方多为肉粽,太清的叶子会夺取粽子的味道,要选择专门适合肉粽的叶子。
粽叶清洗
当放学看见家里的盆子泡着散成花状的叶子,我知道,大的包粽工序就要开启了。
馅料准备
除了糯米外,我们家的粽子大概一直排在我不大不小社交圈的馅料数量之多榜首。
每个粽子包含一块肥瘦相间的肉块,一颗芸豆,半颗板栗,若干绿豆与花生粉。
家庭的分工是爷爷准备糯米,奶奶将绿豆,花生,用搅拌机打成粉末,在没有搅拌机的时候,手工捣碎。用碗分别装好各种馅料,摆整齐。
包粽子
我印象中,永远是奶奶坐在小凳子上,地上的三个盆子是糯米,粽叶与绳子,桌上放的是不同馅料的碗。将粽叶窝起来,先装部分的米,再加豆粉,再放芸豆与板栗和肉,最后盖上糯米,包起来,扎紧。
蒸粽子
蒸的工作永远是爷爷负责,多的粽子会记成串,冻起来,或者送给亲朋好友。
于是,
在未来的几天早餐,我都会吃两个粽子。那是吃掉一个糯米尖尖,就会吃到很香的绿豆花生粉,芸豆糯烂,板栗面面的,肉块肥肉的部分变成油沁入到馅料里,非常的香。
学生时代,这是我春夏时期最为骄傲的食物带给同学分享。我很喜欢送粽子给当时的好朋友,然后看着她们吃掉,期待她们的称赞,然后我可以告诉她们是我家独有,外面买不到吃不到。记忆里,同学们常常吃不惯,她们往往更喜欢甜粽或清水粽蘸糖,我会很傲娇的说,你们不是南方人,你们不懂。
---
如今,我的奶奶已经85岁了,爷爷走了两年,奶奶没有力气包粽子了,我想对于哪怕在武汉生活了60年也不会说武汉话的广东人,每年过节,也会想念家乡的食物。
近几年,包粽子的大任,移交到我的妈妈,这个非常大条的湖北人,对于食物有着极度不屑,我想与地域的关联不大,更多来自她图便利的性格。于是在这两年端午我吃到的肉粽,要吃很多很多口糯米,才可以吃到一块拇指甲盖大小的瘦肉丁,然后,没了。
妈妈对于自己的作品也是非常满意的,鼓励我至少吃三个,纪念端午。我说奶奶那种呢?她说这也太累了,是个意思可以了,奶奶则边吃边叹气,终年老婆铁粉的爸爸就对着一个寡味白水肉粽,吃出天上有地上无的画面。
这时的我,一定会拉奶奶,对着她的耳朵说,你以前包的好吃多了,奶奶便笑的像孩子,悄悄对我说,就是!然后会大声对我说,你快吃,你妈妈包的特别辛苦,很好吃的。
所以,往往,我觉得这个家庭最幸福的人,一直是我的妈妈。
---
对于我,从小连饺子也包不拢的人,却太希望和传承奶奶对于食物的仪式感,无论是包粽子,或做别的食物,那为家人一整套的准备与烹饪,像极了将爱融在食物里。
像他们年代,从来不说我爱你,可我用精挑的食材,绵长的时间,严谨的步骤,变成好吃的一道道菜,端上桌,用它们,告诉家人,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