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刻,我坐在市图书馆的阅览室,没有酷暑难捱,在一室的清凉和静谧处享受着难得的求知乐趣。当赵鑫珊说思考是一种享受时,我在内心是深深地认同的。赵鑫珊把他在圆明园废墟里的思索传递给我们时,并没有告诉我们多少真理。他更多的以最饱满的热情和醉人的美感让我们对思考沉迷。距离赵鑫珊给我的这个启迪也有十几年的时间了,之间也曾阅览过各种流派的思想,可是如今当我仅仅翻开林语堂的《生后的艺术》来读时,却发现自己所知甚少。在思考的领域里还有很多的真知灼见需要更进一步地发掘。
林语堂自称自己是自然主义者和个人主义者。他推崇放浪者的精神,一切的社会组织体系都应该以个人的幸福为出发点。而个人的幸福是社会存在的目的而非手段。林语堂的侃侃而论让我有一种惊奇感。先不评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和可取,他好似在我耳边敲起了一记警钟。我们处在一个集体主义的社会里,个人的意义往往要融合到社会的框架内才能实现。而自己往往成为了体制内的一架自动化的机器。问题的关键不是个人主义和社会主义谁对谁错,而是我从来没有思索过个人主义的意义。这可能只是意识形态教育惯性使然。即便我们成长到有一定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却依旧忽略这个问题。从这个意义上可以得出一个教训,如果一个问题有截然不同的两种解决方案,固执地维护其中一方,而另一方的信息完全的被过滤掉,这样一定不能得出一个完整而真实的结论。
林语堂对我的警醒确实及时。我一直都想研究下明代的文化狂人——李贽、唐寅和徐渭。他们在儒家思想处于绝对统治地位的明朝是怎样与社会抗争而彰显自己的个性,活出自我价值的?我们接受了太多的社会的,集体的教育,而对个人的福祉总会一再压抑。这种思想教育在以忠孝为纲的中国社会更为显著。有人会反驳说现代中国正是由于个人主义盛行才导致道德败坏。所以最近一些年国学逐渐热了起来,不过令人担忧的是我们学习的有可能是糟粕。决定我们学到什么的是我们学习的目的。有些人想找到精神的依托变把国学当做宗教崇拜。而我们更应该警惕的是自古以来国学很大一部分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其中的一些伦理和逻辑构建都浸染着这样的动机。如果全盘接受一定是愚蠢的。我认为国学是一种个人生活和选择的解决方案,不神化它,让它以本来的面目出现,探索其中思维发展的脉络。如果它能解决我们心中的疑惑,人生的难题,就拿来用。如果它只能让自己禁锢在制度的牢笼里无法施展自己,那就果断的抛弃吧。无论是哪一种选择都是要经过我们的思考和咀嚼的。
研究个人主义的重要性还可以在现代人普遍的焦虑和困惑显现。我常听身边的朋友感慨每天好似行尸走肉,没有什么梦想,做着不得不做的工作。我想这种焦虑之于每个人都很有现实意义。我们在整日忙碌中丢失了自己。有人说我们的欲望越来越少,没有什么事情真正能激发自己全部的斗志全力以赴。我们不过是在社会机制推动下被动行走的机器。我们可能为家庭而活,为领导而活,为一个自认为崇高的使命而活,而独没有为自己而活。我们的人生的剧场里异常精彩,唯独没有自己的身影。
这样的漫谈有犯了只破不立的毛病,想从此文中找到一个确定答案的人可能要失望了。我想人生的答案一定不能通过他人的著述中找到。而我写此文的全部目的是想说不要轻信任何一个兜售人生解决方案的人。真理或谬误只有亲自实践后才能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