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最初想要看这部电影是因为看了冯导在金星秀的访问,他说他想拍文工团的故事是源于一个细节,他觉得那很美。
他挑选女演员很严格,要素颜新面孔,要会跳舞或者会一样乐器,还要会演戏。整个面试看了将近一千多名女孩,一月开拍,八月份就要提前进组,互相了解熟悉,她们每天待在一起住宿舍,一起排练,就像是当年的文工团一样。金星说他是用了五个月的时间制造了一台时光机,把时间带回到了那个年代。
在电影中,文工团刚刚出场,我就能感觉到浓厚的时代气息,我似乎能够理解冯小刚说的那种美是什么感觉。
为了看舞蹈团的女孩们,他拿着饭盒假装打饭从宿舍到食堂溜达好几个来回,他喜欢看她们练了功洗完澡,穿着绿裙子,光着脚穿着凉鞋,说说笑笑回宿舍的画面,特别美。
这话乍一听起来还挺流氓的,反正我刚听到是这样认为,但仔细想,那个年代和环境下的她们,真的是女神一般的存在。冯导说,当真正擦肩而过时,舞蹈队女孩们的气息会逼迫着你不敢直视,几次的来回只等待一个荷尔蒙的交错,其实并不是说喜欢那里面的某一个人,而且那个整体,那个画面 那种感觉让人着迷。
在第二次看的时候,这种时代气息和特定环境下的感觉比第一次看还要更深刻。
上一次看恰好在舞蹈培训后,那时刚刚做了基本功梳理,所以当舞蹈演员们一出场,我就被她们的感觉吸引了。在现在的我看来,她们的基本功很扎实,每一个动作表情都很到位,我能够在他们身上看到我喜欢的气质,甚至还有一点渴望那样的功夫。她们有属于那个时代的笑容,干净、阳光、坚强,这都是那些玻尿酸妹子无法相比的。
这是一部很吸引人的电影,每一个情节都不愿意错过,除了文工团的美,它还有生活,还有时代战争,有欢笑也有泪水。
印象最深刻的是何小萍在空地上独舞的片段,艺术气息和舞蹈的记忆,是刻在心底沁入骨髓的,即便精神崩溃也可以被它唤醒。那一刻她找回了自己的舞台。我的内心也好像被什么紧紧的抓住了一样。
第二次观看心情更沉重,感慨也更多。这不仅是那个年代的人能够感受到的,我们这些没有经历过战争和部队生活的人也能够被带入情境。我想 这就是我认为这部电影好看原因吧。它能给人以思考,能够让我看过之后念念不忘,看了还想重新看,它的许多情景、片段,甚至是某一个镜头都让我记忆深刻。
回想起来,好多情节还历历在目。
林丁丁突然被表白心情复杂,或许她心里是不敢相信,也会有恐慌。当被说成是她腐蚀活雷锋,她也是委屈的。让我觉得可气的是她不该随便说人耍流氓。
可笑的是部队审问说是核实真相却出现了一群诱导刘峰犯罪的败类,这哪里是调查,哪里像是正当部门?真的是什么人都有。
曾经的活雷锋大好人,真正受了处分也只有何小萍一个人理解他的善良,或者他们都是同一类人,被人忽视被人欺负。
刘峰走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来送他,叫何小萍对这些人寒了心,哪怕有了A角的机会也不再稀罕。
在慰问演出结束后何小萍听到自己被下放的时候她笑了,多么辛酸的笑容,我想大家应该都懂。
残酷的战争让所有人都打起了精神,不敢懈怠,到了前线的刘峰和何小萍继续保留着他们的善良和能干,小萍为了抢救伤员好几天没合眼,刘峰为了救人失去了手臂。好人,总会被看到的。只是好人,总是会更苦一些。
结束了战争仿佛一切又美好了,而文工团也不被需要了。
文工团解散前的最后一场演出,大家都恋恋不舍,文工团的最后一顿散伙饭,大家哭的停不下来。
第一次看,觉得他们哭的好丑,嘴一直咧着真的有唱吗?一男一女抱在一起还是战友情?后面那两个才是真正的战友。而第二次看,我更多的注意力在感受他们分别的心情,同样是感动,这次哭的更凶,更走心。
不同家庭背景造就了不同的生活轨迹。文工团解散后,有人出国定居,有人下海经商,有人勉强生活,有人毫无方向。有钱人更有钱,平民又重新做回平民。还是当兵的时候好,不会为生计发愁受欺负,或许一起排练演出还是比在外工作要开心的多吧。
想来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安稳,穗子说,再见到战友,大家都为各自的生活奔波,都抱怨生活多么不易,只有刘峰和何小萍显得更知足,他们话虽不多,但是待人温和。
人们不就是这样,不断的攀比、争抢,好像只有一决高下才能找到存在的意义。却不知,短暂的芳华就在这样的生活里渐渐远去。
一部芳华,讲述了一代人的经历,也让我这个后代人感受到了不同的情感变化,并沉浸其中,无法言喻。
片尾呈现: 谨以此片,献给我们和你们的芳华。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芬芳的年华,愿你的年华持续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