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对育儿方面的书比较感兴趣。
下面是对书中的总结。
关键词:分享、工作
关键句:
1. 分享和捐献是良好的品德;
2. 工作是孩子的本能。
这一部分很好阅读,感觉今天可以把这本书读完。
没有在读完再写笔记是因为,读到这里突然就有了想法,害怕一会会忘记。
这本书是美国人写的,国情和我国不一样,细节也大相径庭。
就比如金钱观,比如流浪汉…
我们都是乞丐,他们不仅名称不一样,谋生手段也不一样,国民对他们的态度也不同。
反正我是不会给乞丐钱的,自从我给乞丐一毛钱被鄙视之后…
在我们的认知里,乞丐的典型就是那个曾经网上很火的,和年轻小伙子普及金融知识的老大爷。
帮助比我还富裕的人?我疯了吗?
当然,怜悯心还是要有的,而且这个是消失不了的,现在我看见乞丐还是会心疼,但机智告诉我,他们不缺钱。
我们可以把怜悯心用在别的地方,一个不需要猜疑别人是否需要的地方。
我想,可以带着孩子去敬老院之类的地方。
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这才是我的孩子应该学习的。
关于工作。
我周围还没有让孩子工作的家长,但我想,如果可以的话,我想让孩子工作。
做一些她的小小身体可以承受的工作,或者小小脑袋可以做的脑力劳动。
书里有一句话很触动我,说工作是孩子的本能。
我信了,哈哈,或者说我选择相信。
生了孩子之后我才发现,小孩子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脆弱。
她们也是人类,有着和大人一样的基因,只是身体的一部分还没有发育好而已。
她们是人,而不是瓷娃娃…
不会一碰就碎,也不会因为某些事情就从此坏掉…
她们是完整的一个人,所以,她们完全有能力去工作。当然,安全保障是前提。
最后,我的感受,独立于书本之外的思考。
之前我一直害怕孩子不是按照我想象中的样子成长。
现在想明白了,她肯定不会是我想象中的模样,哈哈。
有什么可怕的呢,她是她自己啊,并不是我想象中的人。
可是很多焦虑的家长,她们大都希望孩子按照她们的想法长大。
各种补习班,各种生搬硬套的育娃观念和行为,按照培养精英的强烈愿望严格要求孩子…
诚然,我们都希望我们的孩子长大成为一个优秀的成年人,希望她们成年后的生活可以一帆风顺。
可是,生活哪里是可以预测的呢?
我们可以掌握的只有当下,不是让我们只顾眼前不顾以后,只是不想那么焦虑。
家长焦虑的同时,孩子还能好好享受当下吗?
所以,反溺爱,反的是什么?
什么是溺爱?
过于关注,过于焦虑。
我们爱我们的孩子,同时,我们也爱我们自己,爱我们的生活,爱我们的家人。
我想,这才是反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