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孔子《论语·阳货》
孔子说:“到了四十岁的年纪还有的毛病,估计一辈子就这样了。”
每个人都有缺点,但是我们说的四十不惑就真的得把障碍自己人生的毛病得改了,有许多小毛病或许无伤大雅,也有许多的毛病是至关重要的。不管是谁,这人要是到了四十岁了,这身上的毛病改不掉的,估计这辈子就改不了了。所以很多企业四十岁以上的人不招聘是这个原因吗?
以前讲迁善,现在讲改善,那是因为见到了自己的恶,想要往善的方面改,所以叫做自我改善的能力,也就是自我学习和进步的能力。普通人到了四十岁基本上学习力都下降了,而且这几十年来的习惯性生活很难去改变过去几十年养成的习惯韧性,要是短暂的改变和进步是很容易被拉回去的,大部分人一次反弹就对自己失去信心而放弃了。但也不排除那些善于学习,持续迭代的人,他们总是在不断地日日精进。
特别是志向,这关于信仰与理想的,不管是谁,在社会上如果一直在奔跑着,到了四十岁基本上因为身上伤痕累累了,这时候最怕的就是信心的尚失,斗志的消沉,从而形成了一种负面的思维,这种是一个人身上一但出现这种毛病之后就很难站起来的。刘邦当年在拥有五十万大军的时候自信满满地攻打彭城,也就是项羽的大本营,结果铩羽而归。那时候他就想着在沛县做个小地主就好了,结果被萧何与大伙们说明白了,决定再干事业。他说:“自己差点范了个大错,那就是因为一次的失败而彻底失去的信心。”没有志向是难以再成事儿的,只要这个善于放弃的毛病不要有就行,但是身上的一些小毛病每个人都有,无伤大雅,即使伴随一生或许也不是大问题。
孔子说一个人四十岁之后就难以改善自己了,我觉得在今天的社会里不一定,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的公开,各种科学技术的进步,今天的四十岁对很多人来说就像是曾经的20多岁了,还是那么多的机会,还是有许多勇敢的人在不断地挑战自己,想要一个崭新的人生,他们给自己定下高要求高目标,彻底从内心里打开了自己,那些想要变得更好的人,他们往往还能在这个年龄继续改进。
我们众所周知的任正非、齐白石等等,这些人都是在40多50多才慢慢地开始把人生过得好起来的,包括刚才说的刘邦,四十多岁的时候天天还在和兄弟们啤酒小龙虾都要欠着钱呢!太多这样的人都可以从四十岁之后开始新的人生,其实只要自己想改变,特别是我们这种普通家庭出来的人,人生的起点可能是就是荣格说的:“四十岁才是人生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