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读一本书】2016-7-16-123:《大秦帝国》第三部上
正文:“父王正在盛怒之时,儿臣若强行辩解,大臣边将便会立分两边,父王则必得立下决断,严厉处置一班大臣边将。人头落地,大错便难以挽回。儿臣惟恐有乱国之危,便不敢以清白全身之私念搅乱朝局,无得有他。”
思考:看大秦永远不缺的便是正义人心、大局之念,正义人士心胸坦荡,为了国家甘心被别人误会如此之久,被父王流放。在当时的情景,太子赵章并无申辩还有一班大臣为其争辩相互。触怒圣颜,要是真得知太子是被冤枉的,估计朝堂之上不斩杀、罢黜几个官位此事难以解决,且会令罢黜太子之事更加难以挽回,所以才有了罢黜太子赵章、参军流放,王子赵何上位继承大统。
面对无缘储位之失,赵章就真的承下了这雷霆之怒。“儿臣惟恐有乱国之危,便不敢以清白全身之私念搅乱朝局,无得有他”,我觉得这才是一个未来君主应当有的胸襟与气局,或者说如果你想要成就一番大事,就应当有这样的格局。不知道赵章以后会如何,如果依然失败或者惨淡,我也只能说“时势造英雄”,至少有这样的胸襟不是错的。如果他真有篡国之心,能忍这么久也属应当。不是说吗,什么事别装,但是如果正能装一辈子,就这样一直装下去也很好。一直装好人,也不是坏事;一直装坏人,也不管你是好人了。
即便《大秦帝国》这部小说在细节上虚拟架构成分较多,但是不妨碍我看啊,同时也不妨碍悟出道理啊!
在企业中似乎有这样胸襟的都是老板,可以忍一时或者受委屈安稳大局。但是如果换个角度,如果你有这样的心胸气度,又怎知自己不会是老板!不论用什么方式,都要锻炼自己的心胸,放大自己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