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个比利

最后看见比利是1982年5月7日在阿森斯心理康复中心,那时他正在阅读一份报纸,面无表情,报纸上写的是

     米利根回到阿森斯心理康复中心接受当地专家的治疗。他这一生受尽了不公平的待遇,如果我们不能为他做些什么,至少要给予他所需要的支持。我们不能要求大家张开双臂欢迎他,但希望大家能理解他。这是他至少应当得到的。

   我似乎看到他从报纸后冲我苦涩的咧咧嘴,表示最起码的礼貌,然后就这么消失了。合上书,时间回到2015年9月17日。花了两天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内心和震撼无以复加,自己词汇量的匮乏,只能让这变成只可意会不可言传。《24个比利》要是简单概括,一句话都能讲完。一个叫做威廉·米利根的人,因为小时候受到继父的虐待,有了人格分裂,在某次某个人格进行抢劫强奸后被警察抓捕归案,也因而发现多重人格,在律师、法院等多方的干涉下治疗,被迫转院的悲惨日子。本书的内容就这些,可是事件的发展,牵动着每一位读者的心。为什么说的是事件而不是故事,很简单,这是一本纪实小说。

      内心的震撼和压抑真的不能让我很好的写下这篇文字,已经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

      书中的比利有24重人格,而且人格差异之大从3岁的小女孩到26岁的比利,性格更是让人瞠目结舌,反社会的暴力人格到渴求爱与拥抱再到只能默默承受痛苦,要不是明确说明他是多重人格,我不由得怀疑他是不是一个藏魂人。被送进医院的开始并不相信任何人,再到后来开始学会相信律师,相信医生,并且积极配合治疗,使自身的情况越来越好,可惜好景不长,在阿森斯心理康复中心舒适的日子被一些人所打扰,无良报纸的虚假报道,不明真相的群众以及时刻必须考虑大众利益和安全的法院,重重压力之下,比利被判决关进利玛医院,原因就是利玛医院监管严格,而不像之前那么宽松,还可以让比利自己进城买东西。在因为抢劫强奸案而被发现多重人格的比利就是在自己的律师辛苦的努力之下而避免去了那个令所有罪犯都闻风丧胆的利玛医院,可惜到现在前功尽弃。已经出现好转的比利被要求送去那个炼狱般的利玛医院,如果有看过美国恐怖故事第二季和致命弯道4应该会对里面的医院有所印象,利玛医院就是那么一个地方,很快人格更加混乱,最后只剩下几个人格还在苦苦挣扎,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让等待希望的勇气将要消失殆尽。从充满希望到空气中都已经弥漫着绝望的气息,那是怎样的煎熬。可惜世间的事情多为物极必反,那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棵稻草还没有落下的时候,奔走在医院外的人获得了胜利,比利终于得以重回阿森斯心理康复中心。

      书中反映的问题也让我们深思熟虑,青少年儿童的虐待以及性侵问题在现在的新闻一点也不少见,5岁女童甚至刚满月的女婴,都让人为之揪心,我不想去探讨犯罪的动机,更不想讨论罪犯的量刑,只想默默地感慨一句:能健康快乐的长大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至于医院对神经病人的虐待听着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但是转头看看那些对待正常病人的医院,毫不客气的说一句,被粗暴对待的事情发生的也不少。不想对国家任何问题进行评价,因为我知道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无可避免。

      胡言乱语的说了一大堆,请原谅我这贫瘠的词汇不能清楚的描述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还是很建议读一读这本书,你就会发现你现在所抱怨的生活真的很美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比利,一个具有24重人格的人格分裂症患者。 每当有事发生,他身体中的某个人格就会出来应对。当一盏大聚光灯照在他身上...
    土豆猫的土豆阅读 5,642评论 8 2
  • 最近,听说小李子又要准备拍一部叫做《拥挤的房间》的电影,其根据的正是《24个比利》,一个多重人格分裂患者如何在医生...
    壹介書生阅读 4,878评论 2 5
  • 1977年,美国俄亥俄州连续强暴案嫌犯比利‧米利根被警方逮捕,但是他对自己犯下的罪行居然毫无记忆。事实上,在他体内...
    南之嘉木阅读 12,083评论 0 2
  • 熬了近10天,我终于恢复了能继续生活的状态,我只想对自己说那种要死要活内心难受的感觉实在是太精彩了。从一开始到这段...
    文夏白羽阅读 3,630评论 1 1
  • 爱情是一个玄之又玄的东西 我不知道怎么就会开始关注你 喜欢你 我遇见过形形色色的人 走过曲曲折折的路 可从来没有...
    star_ttt阅读 1,08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