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履蹒跚危楼倚,望断斜阳薄暮思
三五知己一壶酒,互诉愁肠解心宽。
曾几何时,焦虑变成了倾泻社会压力的资本。
似乎只有保持一种焦虑的状态,才能有资格与更多人一起互动。
你焦虑,说明你紧跟时代脉搏,
你焦虑,说明你在先天下而忧,
你焦虑,说明你似乎省察人生。
我们在焦虑中苦不堪言,却又津津乐道。
什么团团转?
话说有位秀才一日去拜访一位高僧。
路过寺庙门口,看到有一头水牛被拴在道边,想吃旁边丰美的鲜草,却总也差那么一点,急的团团转,秀才觉得滑稽有趣。
庙中两人交谈甚欢,秀才突然想到门口团团转的水牛,打算有意为难一下高僧,便问道:“什么团团转?”
秀才暗忖,你在庙中清修,肯定不知道庙外的事情。
然而高僧不假思索地回道:“皆因绳未断。”
秀才感到震惊,难道这老和尚真的闭门不出,尽知天下事?!
高僧一笑说到,“你问事,我答本。”
焦虑让人背负束缚,在忙碌中乱作一团,却终于追求不到丰茂的水草。
谁缚汝?
既然被焦虑束缚,那如何寻求解脱?
禅宗四祖道信曾向三祖僧璨请教过同样的问题。
三祖反问,谁缚汝?
道信想了想,老实地回答说,无人缚。
三祖答,无人缚何必更求解脱。
焦虑的绳索是我们自己捆上的,这事儿听起来挺扯,那就做个实验试试吧。还真有人做过这么个实验:
一位心理医生带着病人进入病房,拉开窗帘看隔壁房间。
里面一张椅子上坐着被五花大绑的人,旁边的一人拿起一枚烧红的硬币烙在被绑人的胳膊上,瞬间青烟缭绕,传来撕心裂肺的叫喊声。
这样的场景让病人反复看了几遍后,突然心理医生说,我要对你做相同的实验!
什么?!
没等病人回过神就被绑住了,医生同样夹起一枚硬币,明晃晃夺人二目,红通通令人胆寒。病人感到一阵剧痛后晕厥了。
等病人苏醒后,众人发现他胳膊上有一块三度烧伤的疤痕。
这时医生告诉他一个大吃一惊的真相,其实他才是唯一的实验品——前面的一幕幕不过是表演,而且烙在他身上的红色硬币只有42度!
我们缔造了自己的焦虑,并在一次次重复中让焦虑变得更加真实,让无形的束缚成为有型的枷锁。
活出生命的意义
与他人互诉焦虑并不能消减焦虑,焦虑是自我创造的产物,那自我如何消灭焦虑?
听一场励志的演讲?好像确实没错。罗胖的跨年演讲又让很多人拭目以待。
听过演讲的人可能会有类似的想法,它给无数创业者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增强了实现伟大人生的信念。
不过那个时候,我们没有伟大的命运,也就没有机会实现伟大的人生。
听完演讲后,我们去了酒馆,欢庆新的一年。几支烤串,一杯啤酒下肚后,就忘记了脑子里刚刚闪现的奇特想法。
但当我们自己遇到厄运时,需要决定是否以同样伟大的创业者精神来面对厄运时,我们早已忘记了当时群情激昂时的决心,因此我们失败了。
我只害怕一样——那就是配不上我所受的痛苦。——陀思妥耶夫斯基
下一次我们又如期参加演讲,又是热血沸腾,又去了趟酒馆,又忘记了一切,回归平庸焦虑的常态。
好像时时刻刻都在践行那句熟悉的流行语,明白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这时有个人哈哈一笑,站出来推荐给你一本他的畅销书——《活出生命的意义》。没错,这个人就是维克多•弗兰克尔,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
你大概没听过他,但你一定知道有个叫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地方,在这里,生存下来的概率不超过1/28!
弗兰克尔成功地从集中营里挺了过来,被解救后回到家里,仅用9天时间就完成了这本书。
他没有像从集中营出来的其他人一样,倾诉里面的种种痛苦和不堪,而是从心理学家的角度,以第三方的视角去观察苦难。这让他不但超越了痛苦,更开创了意义疗法。
知道为什么能活的人,便能生存。——尼采
弗兰克尔被关押在集中营时,一部待出版的手稿被没收了,而重写这部书的渴望让他战胜了集中营中最严酷的处境。即便得了伤寒,他依然在碎纸片上记了很多笔记,希望如果能活到解放那一天,这些笔记将帮助他重写那本书。
他甚至相信,他执着的信念,让他避免了发生心血管衰竭的危险。
正是因为着眼于未来,并迫使自己长期专注于此,他让集中营的苦难变得有意义,让绝境中的生存成为可能。
我们总焦虑于当下的痛苦,彼时的纷扰,未来的迷惘。
却从来不曾专注于长期的行动,
这让焦虑处于无限期的蔓延,直至生命的尽头。
我们要像是在经历第二次生命,
仿佛你已经获得重生,
不是焦虑于该做什么,
而是执着于必须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