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能力,会有差别,因人而异,因方式而效果不同。就如脐橙的味道,都来自赣南老区,但味道的甘甜与否,还是会有很大的差别,你不去多试试,你就不会发现它的甜来!
小时候,我家生活在农村,家里的大人,一天到晚,忙着田地里那些总也干不完的农活,收工回家,大人早已累得精疲力尽,总是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他们习惯靠在矮竹椅子上静静地休息,只想清静放松,眯着眼安神,恢复恢复体力,不愿与我们多说一句话。
自然,家人之间,更是少有言语的问候。我们习惯把欢喜藏在心里,把爱表现于行动,不习惯用言语或其他方式来传递我们的真情实感。即使我读书进入城市生活,也依然没能学会,借助言语或其它的方式,给对方传递我的爱意。
多年农村生活的惯性使然,在老婆、儿子、女儿过生日的时候,我依旧不懂得营造她们生日的浪漫,害得老婆常常批评我,榆木脑袋一个,说我不懂浪漫,没生活情趣,不知如何传情给人,更不会关心人,让人难以接收到我的爱。
最近看一档电视节目,有一个小女孩,十分渴望能得到其母亲的一个拥抱,因其母亲长期忙于工作,为生活压力所迫,疏忽女儿拥抱的这一需求,从来就没有给过她女儿一个拥抱。当女儿一把鼻涕一把泪说出这心愿时,小女孩的妈妈,仍是一脸的茫然,她说自己不习惯拥抱,但自己会用其它方式来表达爱。
就在小女孩痛哭流涕的那一刻,深深震撼到了我:“一个小小的拥抱,在那小小人儿的心里,居然是如此的重要,如此的有力量,还让她如此难过又伤心,这是我以前从没有想过的事情。”
儿子上中学后,由于我长期忙于工作,精力多放在自己的喜好上,疏忽了对儿子的沟通与关心,没有了小时候的那股亲近感,加上儿子又处于青春的躁动期,小伙子动不动就会发怒,易使小性子,这让我很是郁闷,不知该如何扭转他那易躁的臭脾气。
最近,家中卧室阳台上的实木地板,爆晒了几年,木头上的油漆给晒脱,裸露的样子很不雅,我自己找来木具漆,涂抹上漆修复。室内的阳台,透气性要差,刺鼻的油漆气味,总也挥散不尽,实在难闻又难受。
我只好抱起铺盖,来到儿子房间,与他共挤一床。许久没与儿子如此亲密接触过了,一个多月,我们都是挤一块睡觉的,挤在一起的日子,很快就挤了过去。
每晚临睡时,若得空闲,我俩会在床上看看书,一起就书上的观点与内容,分享各自看法,相互探讨一番。不看书的时候,我们会讲些有趣的日常与过往。慢慢地,我习惯与儿子挤在一起的那种感觉,儿子很自然就与我亲近了许多,他那青春期的躁动,好像比过去收敛了。我暗自高兴,想不到这个阴差阳错的机缘,居然还能修复我与儿子之间的关系。
后来,主卧室里的油漆气味,消除干净了,我也就搬回自己房间睡觉。没想刚搬过去的那会,儿子还生出了几分的不舍,不再习惯一个人睡觉。有时候,我比他要早睡,会把卧室的门关上,他还会跑出来,把自己和我的房门统统倘开,若不这样做的话,儿子就会不习惯,感觉我与他分隔的距离太远了。
通过这一个多月与儿子挤一起睡觉,我方才明白,电视上的那个小女孩,没得到妈妈的一个拥抱,会那样难过,那般痛哭流涕,原来小女孩渴望与妈妈身体相互的抚触,渴望妈妈浓稠的爱,饥渴拥抱背后所带来的安全感,是一颗心与另一颗心的交流与碰撞,是肌肤与肌肤之间的触碰与温暖。
原来,爱,也是需要表达,需要用更多的方式与方法,去沟通、去分享、去交流、去亲近、去感受爱的存在。爱也是一种能力,无论来自语言的认同,来自身体近距离的亲密接触,都有助于拉近彼此的距离,继上小时候那种天衣无缝的亲密。
明白这些道理之后,每当孩子们放学回家,没事的时候,我偶尔与儿子、女儿相互拥抱一下,摸一摸他们的小脑袋,握一握他们的小手掌,触摸一下他们可爱的小脸蛋,让他们俩人,都能感知到我对他们的爱,让他们俩人觉察到,自己是棒棒的。
他们俩人,喜欢我对他们俩的拥抱。让我意外的是,我也慢慢喜欢上了拥抱,喜欢拥抱在一起的感觉。感觉特别的放松,特别的亲近,特别的有力量,心里便会涌起一股暖暖的满足与安全感。因为拥抱,因为身体彼此的触碰,拉近了我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我们都感受到来自对方的浓情与爱意。拥抱,原来是如此的美好,原来是如此的有力量,它除了拉近我们身体的距离,还拉近了我们心灵的距离。
是啊,人的一生很短暂,一晃几十年就这样匆匆而过。而今,我才明白,父母过去那种严厉教育我们的方式,不一定能适合如今生活这般的快节奏。弱小、孤独、沉默、陌生、乏力、无助……这些感受,随时都会挫败一个幼小的心灵。
一个人,应该学会更多表达爱的方式和方法,更好传递出自己爱的能量,也让对方更易接收到我们爱的力量。爱,是一种能力,有无穷的力量,它需要我们用更好的方式去表达,去传递给我们所爱的对象。如此,才能给孩子与亲人,构建起更加融洽的关系认同。
是时候,给家人来一个大大的拥抱,它会给你我,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