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蓝蓝,雪皑皑,在西藏一头牦牛值2万块
成群的牦牛向你走过来[呲牙]
牦牛喝的是矿泉水,吃的是中草药,住的是风景区。
牦牛长年生活在无污染的高寒地带,其肉质天然,一生中摄入大量的虫草、贝母等名贵中草药,使牦牛肉质细嫩,味道鲜美。
牛吃虫草,我吃牛[偷笑]
牦牛生长在3000米以上高海拨地区,被称为高原之舟。与其它牛肉不同,牦牛肉富含高蛋白氨基酸铁钙等营养物质,并且脂肪含量少,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康复,补铁补血,抗衰老。
参观学习卤牦牛肉的制作过程,师傅用心做,我们用心学,期望把最好的美味分享给朋友们
林芝鲁朗林海山脚下的藏族房子里,地上用石头垒了个火塘,挂着锅子,沸腾的汤里滚着野生菌和牛肉,木炭映着猩红火光,被熏的漆黑的墙上挂满牦牛肉干。屋外雪花簌簌,山水烟拢。屋内柴禾噼里啪啦,火星溅射,一锅鲜汤煨隆
跋山涉水找到好食材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两款产品呢,他们是息息相关的,一款叫行军粮,一款是风干牦牛肉。
介绍之前呢,我先说个故事,大家都知道文成公主吗?她的老公是谁?
松赞干布是吐蕃王朝第33任赞普,实际上是吐蕃王朝立国之君。在位期间(--------------------629—650年),迁都逻些(今西藏拉萨),平定吐蕃内乱,降服羊同,统一西藏,正式建立奴隶主统治的吐蕃王国。他发展农牧业生产,推广灌溉,命人制定文字,颁行治理吐蕃之“大法令”,以处理赞普王室与世家贵族、诸小邦及社会各阶层的关系,创设行政制度和军事制度,设置官职品阶,颁布律令,统一度量衡和课税制度,促进了吐蕃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确立了吐蕃的政治、军事、经济及法律等制度,并且从唐朝和天竺引入佛教。贞观十五年(641年),松赞干布至柏海(今青海扎陵湖鄂陵湖)迎娶唐宗室女文成公主。唐封他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松赞干布又遣贵族子弟至长安入国学,学习诗书,请中原文士掌管其表疏。唐高宗时,松赞干布献金银珠宝十五种, 促进了汉藏文化的交流。
那曲的牦牛5,6年才长成,但是藏民一般不会宰杀,所以市面上真正的牦牛肉很少。藏族朋友平时吃的风干牦牛肉是生肉直接风干,大家平时吃的都经过加工改良。正宗地道的风干牦牛肉,味道好极了,奶香。
冬秘制卤牦牛肉…
1.选用每天早上最新鲜的牛键肉,:刀成均匀小块,用秘制酱料充分腌制24小时以上。
2.用高原雪山水,文火汆去血污杂质。
3.投入卤水,用柴火慢卤2小时后,浸泡8小时,使其每一丝肉质完全入味…
4.沥出后晾于通风处,自然风干24小时…
行军粮
吐蕃王朝打仗的时候,文成公主和亲,松赞干布威胁到西藏到阿坝,云南都是藏区的。尼泊尔,不丹,威胁到唐朝安全。高原上是海拔3000-4000,其他蔬菜没有,风干到牦牛肉。
青稞酒来补充体力。
产地:那曲
产品特色(和别的地方比起来):牦牛肉后腿肉,里脊肉很难,制作过程中,比较有嚼劲,牦牛要攀登。
1)平均海拔4500,无污染,不适合人类居住。现在还在下雪,空气非常干燥,冬天下雪到5-6月份,有些地区,喝雪水,吃虫草长大。12-6月下雪。
2)藏族的人吃的风干牦牛肉是生的,一般人吃不习惯。原生态的基础上,经过了卤制,更加符合内地人口感。防腐剂没有加,腌制了下,辣椒,花椒,那曲的晒干。
藏族人民是放在门口,风干之后,每天割一点,蘸一点辣椒粉作为调料。内地人适应不了口感(味入棉花),肠胃适应不了,调制出更加符合内地人的口味。
3)抗寒抗旱,蛋白质丰富,营养丰富。
4)经过藏喜团队反复调试,做出符合大众口味的。
寻味故事:
臧族人搜集牛粪,做成酥油茶。
要和世面产品做的不一样,和以前的行军粮。
【稀缺性】真正的牦牛肉,安多藏区,康定属于康巴藏区,我们在青藏高原有很多牦牛,藏民不会随便宰杀牦牛,牦牛的量很少,市面上大多数都是牛肉,有些地方是猪肉。
牦牛肉45元-50一斤,四斤半做一斤半我们的风干牛肉。
我们的行军粮牦牛肉,给大家吃到真正的牦牛肉。
行军粮:不是风干,腌制,卤制。
风干牦牛肉,做法不一样。风来吹干,一般的话,是取自牛背和牛里脊。
口感:行军粮——五香、麻辣
牦牛肉——五香、麻辣
微咸,是为了防止腐坏。
产地:
产品特色:
寻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