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结束了为期一年读书俱乐部的阅读计划,同时完成毕业论文之后,乘着即将毕业前这段空闲时间,再次拿起书柜未读的书开始阅读。本周精读的是万维钢的《万万没想到》,主题是“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
作者万维钢是得到专栏《精英日课》的主讲,擅长于追踪西方精英在经济、社会、科技、管理学等领域思想的新突破,解读英文世界的好书好文。这本《万万没想到》即是收录了万维钢的部分文章和书评,对如何理解和运用理工科思维进行了解读和诠释。书中通过严谨的科学实验得到的结论,以颠覆了原本存在于常人思维中的错误观念;同时,还提供了获得理性理解世界的方法和技巧,对我们评判新知识,提升辨别力,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书的内容按照书里三章的结构可以分为三个部分:1、放弃文人思维,反常识思考;2、避免无效阅读,提高学习力;3、学会刻意练习,防止自动化。
一、放弃文人思维,反常识思考
文人思维,是本书中提到的一个概念:一种带有主观性的原始思维,倾向于用感性的思维去理解世界、解释问题。与之相反的是理工科思维,则可以通过评估、量化进行反常识思考,从而得出理性的结论。
文人思维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依赖直觉,二是掺杂观点,三是喜欢细节。
(1)依赖直觉
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书中,把人的思维系统分为“系统1”和“系统2”。系统1属于直觉,能够自动运作,能迅速对事物进行分辨;而系统2则不同,是需要我们集中注意力进行的复杂计算。这是反映人类长期进化结果的一种机制,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当遇到来自外在的风险时,依赖直觉的方法可以节约思考、计算时所消耗得大量能量,根据经验立即决策,做到防患于未然。由于这种思考方式只关注表象,不够严谨,所以得出的结论只能是估计、大约,甚至是经验之谈。当人们从事物的表面现象出发,习惯于相信直觉给出的快速答案,也容易被直觉误导,犯下错误。理工科思维则不同,它时时刻刻强调严谨,要求全面地、细致地、客观地考察问题,习惯于靠数据、计算和实证来解决问题。
(2)掺杂观点
掺杂观点的表现很多,其中一个比较显著的是“确认偏误”,即在一开始认定的结果基础上,去寻找的新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所以,文人思维有一种先入为主的主观表象,通常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标签化,以为自己找到的那个价值和工具就是解决问题的万能钥匙,事实上却使问题本身更复杂,更混乱。这与理工科思维有着明显的不同,理工科思维是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应对不同的诉求,并随时根据新情况调整策略。
(3)喜欢细节
在《万万没想到》这本书中,万维钢将其称之为“具体思维”。他认为,当我们需要做决定的时候,我们考虑的是具体的事、具体的人和他们具体的表情。这就使得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依赖自己固有的经验,而不会做出理性的分析。比如,我们不会把钱借给一个名声不好的坏人,但我们愿意把钱借给众所周知的好人。
书中提到,文人思维喜欢将通过依赖直觉、掺杂观点、喜欢细节得出的结论称之为“常识”,并四处宣扬,用来指导实践。如果我们倚仗这些众所周知的常识看待事物,分析问题,就习惯性地进入了一个逻辑陷阱。在这个陷阱中,我们会想当然地认为“大家知道并且都认同”的一定是对的,不再试图进行客观地观察和分析,也不再推理和查找问题的另一面,甚至忘记了问一句“为什么”。而这个问“为什么”恰恰就是反常识思考,对常识进行科学的质疑。这种质疑的方法就是理工科思维,它使我们能够辨别并且灵活地运用常识,突破常规的限制,发现真正的问题。
生活中我们又该如何训练自己的理工科思维呢?《万万没想到》给我们提供了解决办法:取舍思维“trade off”。意思就是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时,我愿意牺牲(off)这个,来换取(trade)那个。这里面包含两个因素,一是评估,二是量化。
(1)评估。要进行取舍思维,首先知道每一个事物的利弊。凡事有利必有弊,而利弊都不是无限大的。
(2)量化。决策之前,对目标或任务进行评估,通过量化输入和预计输出,得出量化的分析结果,从而作出理性的决定。这是理性的思考方法,也是科学的决策方法。
二、避免无效阅读,提高学习力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那么怎样才能进行科学地阅读,在阅读的精度和深度上有所突破呢?在《万万没想到》第二部分就教给我们两个用理工科思维进行科学阅读的技巧:高效冲浪和强力研读。
(1)高效冲浪
指提高网络阅读的效率和深度。网络信息量大且繁杂,所以这本书提出了一种由粗到细的精读方法,包括三个步骤:随便翻翻、略读和精读。
随便翻翻。首先把与我们阅读主题相关或相似的文章在浏览器中一一打开,只点不读,而后进行海选,用一个相对比较低的门槛快速淘汰绝大部分候选者,减少时间的浪费。
略读。针对已经打开的随便翻翻挑选出来的页面,一条一条地快速浏览其中的内容,一旦看到值得仔细读的内容,就把它临时保存下来,这样就能快速处理掉鸡肋信息,而且还能加深印象。
精读。利用空闲时间把略读留下的文章仔细读完,而且一旦发现内容确实不错,可以使用印象笔记等软件进行在线保存,方便日后查找使用。这种高效冲浪的阅读方式是提高网上阅读效率的好办法,能够对阅读内容进行类比、遴选,避免我们浪费时间阅读品质较差的文章。
(2)强力研读
强力研读是针对实体书的阅读方法。其目的在于把书中的精华内容提取出来,进行消化吸收。强力研读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一本书读两遍,读完一遍马上再读一遍。其中,第一遍是正常通读,不能追求速度快,慢慢欣赏作者的精妙思想和有趣故事即可。读第二遍的时候,就要尽量避免挨个字读,还要把书中作为例子的故事跳过去。简单点说,第一遍读是为了陷进去,第二遍读是为了跳出来。
因此读第二遍才是强力研读的关键。怎样在读第二遍的时候“跳出来”呢?书中给出的答案是做好读书笔记,读一章、记一章笔记,直到读完为止。在记录的过程中,要牢记好读书笔记的四个要求:
一是要清晰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
二是要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
三是要有大量的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四是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他书或文章的联系。
通过记录读书笔记,我们才会真正理解书中的脉络,领会作者的真实用意,充分消化吸收书中的观点,最终成为我们自己的见解和知识。
三、学会刻意练习,防止自动化
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很多人信奉的教条就是练习、练习、再练习,直到练习一万小时。但是这种高强度的重复练习很容易引发一种倾向,那就是行为的“自动化”。这种“自动化”就是一种肌肉记忆,只会在一种情况下发生,那就是在我们把一件事练熟之后。自动化会让我们待在舒适区,之后则不思进取。所以,想要把自己变成高手,光知道练习“一万小时”的口号没有任何意义,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有效训练方法。这种方法就是佛罗里达大学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森提出的“刻意练习”。作者万维钢将其总结为以下四条法则:一是只在“学习区”练习;二是掌握套路;三是即时反馈;四是高度集中。
(1)只在学习区练习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里面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夹在二者中间的则是“学习区”。需要注意的是,在舒适区做事,叫生活;在学习区做事,才叫练习。舒适区让我们满足于现状,恐慌区则让我们谈虎色变。如果我们止步于舒适区,就无法获得新知识、新技能、新成就;想要获得成功,就要学会挑战自己,离开舒适区,让自己在学习区进行练习,这才是有效的练习、有质量的练习。如果想要做到持续进步,那就强迫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持续在学习区学习、工作。
(2)掌握套路
套路是一种结构化、模块化的训练方法。普通人与专家的区别也正是套路的掌握和使用上。专家做的事情,就是使用有限的短期工作记忆,去调动自己几乎无限的长期工作记忆。而刻意练习,就是在大脑中建立长期工作记忆的过程。《万万没想到》书中用电脑配件来形容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的差别。短期记忆类似于电脑的内存,是指人脑在同一时刻能够处理的事情的个数,一般不会超过四个,这跟智商有关系,而且很难通过训练得到提高。长期记忆则不同,类似于计算机硬盘,存储了我们的知识和技能。在大脑里,长期记忆是以神经网络的形式运作,必须通过训练才能存储,而且具有高度的结构性。心理学家把这种结构称为“块”。
(3)即时反馈
即时反馈的优点在于,能够随时确定练习方式的正确性,并及时加以纠正。换句话说,就是最好有个教练能够时时刻刻指出错误。所以,从某种角度看,刻意练习的本质就是以错误为中心的练习。想要真正理解,唯一的办法是考试和测验,考试也是一种反馈,没有测验,我们的知识只是幻觉。
(4)高度集中
高度集中就是要求我们在练习的时候,排除外在干扰,保持高度专注。练习时间的长短并不是最重要的,真正的关键在于是否做到高度集中。书中提供了两个行之有效的办法:一是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二是学会单独练习。
总的来说,《万万没想到》这本书主要讲了三个部分内容:首先,放弃文人思维,反常识思考。对于文人思维通过依赖直觉、掺杂观点、喜欢细节得出常识,我们要通过理性的评估和量化进行分析,然后作出科学的取舍决策。其次,避免无效阅读,提高学习力。好的学习方法能够让人迅速提高知识获取速度,甚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效冲浪和强力研读两种方法对于拓展阅读的深度和效率非常管用。最后,学会刻意练习,防止自动化。盲目地练习很容易让我们形成自动化的行为习惯,使我们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而刻意练习的方法,坚持只在学习区练习、掌握套路、用好即时反馈、保持高度集中,才能够让练习更加有效。
书的前半部分写的相对比较精彩(后面最后一章就显得乏味些了),在读的过程中常常可以看到不少之前读过书籍理论的影子,像《思考,快与慢》的“确认偏误”、《象与骑象人》、《正义之心》的“为什么无法说服他人”、《逻辑思维》的关于概率论在日常生活中的论述等等,所以按照作者的说法,书中“反常识”的内容其实已经处于我的舒适区,那么关于“强力研读”写读书笔记则是我一直在做但没有进行系统总结的事情,还有作者讲到刻意练习不是寓教于乐,是痛苦的,如果想要站到世界顶尖的赛场上,就不能输在任何一个起跑线上,否则就只配坐在观众席中,这些都是让我十分触动的地方。但我并不赞同用“反常识”消灭常识,有些东西比如美比如艺术并不是能够用公式定律能够推导的,过分强调理性也容易变成教条固执(就比如某博士夫妻的公式相声),所以读的过程中我一直抱有警惕之心。这并不妨碍我对作者的欣赏,聪明的人脑中存在着两种甚至多种相互矛盾的思维,就算是拓宽思路,读这本书也蛮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