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爸妈是农民,是一对很普普通通的一对农民夫妻,他们像大多数勤劳的农村人一样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辛勤劳作了大半辈子。无情的岁月在他们脸上留下了一道又一道曲折的痕迹,历史的年轮在他们手中经过了一个有一个不变得春秋,皱纹和老茧是他们那段沧桑岁月的最好见证。如今的爸妈都已年过半百,也许对于城里人来说,五十多岁他们依然是光彩夺目,依旧那样年轻帅气和迷人。而五十多岁的农村人,只是头上的白发多了些,脸上的皱纹深了些,手上的老茧厚了些。但他们依然显得精神焕发,依旧对美好生活充满信息和希望。他们到老甚至到死都深爱着他们侍奉了一辈子的土地,这就是以土地为生的农村人所特有的品质,当然我的爸妈也不例外。
我爸
“妈,我爸也是四月出生的,比我早十几天过生日,我咋从没听我爸说起过他的生日?”我拿着户口本翻到户主这一页,看到我爸的信息是问我妈。
“你爸谁知道是什么时候出生的,户口本上的信息是乱填的,你奶奶不喜欢你爸没,所以也就没告诉他生日,户口本上面的是普查人口时,你爸只听村里的老人说他是四月出生的,于是普查员也就随便写了一个是四月的日子。看,这就是你爸,可怜的连他生日都不知道。”
听完妈的这番话,我陷入了沉思,静静地回忆起我爸的点点滴滴来。
我爸就是一个老实巴交,有点憨厚的农村人。过去的农村人兄弟姐妹都比较多,我爸也是这样。爷爷有一个女儿,五个儿子,姑姑是老大,爸在几个儿子中排行老四。可能是由于以前中国农村所固有的通病吧,老人都喜欢最小的(尤其最小的还是个儿子)和那些有“本事”的孩子,而老大和中间及其那些没有“本事”的孩子常常受到冷落。甚至到最后分家时我爸什么也没有分到,几乎是被赶出了家门。爸说他曾上过中学,可我也不知道他所说的是初中还是高中,只是户口本上写着文化程度初中(而我妈没上过一天学,不识一个字,上面文化程度栏填着小学两个字,因此现在我也不知道一个户口本或一个身份证上的个人信息的可信度有多高)。
爸没有手艺也没有“本事”,有的只是体力,但往往最不值钱的就是体力活。有关爸的几个镜头一直在我记忆深处,我从未也不会将它抹去。
记得小时候每次开学时,爸总是会骑着家里那辆破旧的自行车(还是亲戚送的),带着我和哥哥去学校,然而不是去报名,是去给校长说情,希望我们哥俩能缓缴学费和书费。可过了一段时间后,全校聚会校长念出没交费的同学名单时,依然有我们俩。甚至有一次我们因没能及时交学费而被学校“驱逐”回家一个星期,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了四年。而当时学校的情况也就这样,有钱就上,没钱就回家,哪有义务教育一说。不过幸好四年后家里有了点积蓄,在也不会为学费而发愁了。等到我上了高中以后,真正的义务教育真的来了,农村的孩子真的可以免费上小学和初中了。我也真的挺羡慕现在的孩子们。就连妈也常说:“为什么这好事我们就没赶上?”“要不让我从头再念一遍”我笑着回答道。
对爸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镜头:有一段时间爸总是早出晚归,并且每天回家之后会用粉笔在门板上一笔一划写着xx月xx日在xx做工一天,即使这样辛辛苦苦也挣不了几个钱,他那时的一天工钱也就七八块。爸就是这样哪有活去哪,辛勤的为家里操劳着。妈曾经还告诉过我有关爸的经历,他说爸经为了分得一块宅基地而去给村干部拉了半年长工,曾经为了修几间土坯房而被自己的亲哥哥打了一顿……真的真的爸的辛酸经历实在太多了,一时半会也说不完。现在爸在一个建筑工地给人家看材料,一年到头也回不了几次家。而仅有的几次回家都要对我说“好好学习,将来出去找工作安家,这个村子再也别回来了”,是呀,村子里给爸留下的更多的是些痛苦的回忆,而这也许就是爸的真实表达吧!
我妈
姥爷的老家在陕北某个贫困的地方,逃难到了秦岭北面的一个山腰上,从此之后也便在这儿安了家。与爷爷家相反的是舅爷家有五个女儿,一个儿子,而我妈则是女儿中最小的一个。女子无才便是德,可能舅爷也被这句话给骗了吧。于是五个女儿便都把读书的机会让给了他们的弟弟,也就是我小舅,可惜我小舅不争气,没读几天书就厌学不去上学了。
对于妈的经历知道的很少,只是从几个姨妈和妈的唠嗑中大概了解到:在那个重男轻女出的年代,女孩很少有机会去上学,特别是农村地区,况且还是山区,女孩读书就是一种奢望,因此四个姨妈都没念过书。那时的中国农村还是生产队,吃着大锅饭,人们每天劳动挣工分,到年终再根据工分做结算。因舅爷家劳力少,女劳力挣的工分也不多,所以也就吃了这顿没下顿的。听姨妈说我妈那是整天都取个猪草,然后再拿去卖,经常晚上还要纺线,到年底穿的还是夏天的衣服……妈是几个儿女中结婚最晚的。
人常说慈父严母,我家就是个很典型的慈父式家庭。小时候我和哥哥只要一犯错,马都会用笤帚屁股,家里的笤帚也常常是坏的,也不知打坏了多少把。男孩子呗,小时候也就是淘气爱打架惹事,可当家里的笤帚已经坏了或者是被我和哥哥藏起来了,妈就只好用另一种方式教育我们了,那就是:晚上睡觉时,妈躺在炕上,我和哥哥跪在地上反省,什么时候认识到并承认自己做错了才能上炕睡觉。可说来也怪,那时我们也真是倔,经常是跪了两三个小时,冻得实在不行了,互殴这是被蚊子咬得受不了了,要不就是困了才肯说一声:妈,我知道错了。然后才能在妈的允许之下上炕睡觉。而且更有意思的是,我和哥似乎总是在比赛,谁先开口认错谁就输,因此也就这样常常耗着谁也不先低头认错。稍大点的时候如果犯了错,妈也不是以前的教育方法了,而是她不和你说话,这也是我最怕的惩罚。记得有次我做错了事不想承认错误,妈一个星期都没和我说话。我那七天里每天找话茬希望妈能和我说句话,可妈却一直没理我,直到我彻彻底底的去承认错误并认识到自己错在哪里,这样妈才会和我像以前那样说话了……
小时候妈对我和哥哥真的很严格,妈不仅仅是希望我们能成才,更主要的原因是家里太穷,妈不希望我们别人瞧不起我们,说我们没教养。妈虽没有读过书,不识一个字。但却让我懂得了如何做人,并教会了我许多课本上所没有的东西。
前些年家里盖了新房,也买了新家具,还把一部分土地承包给了别人,只留下了一点果园地。可以说家里的生活状况好了许多,然而妈总是闲不住,没事就去果园干活,给自家干完了,还要去给别人家做活。我和哥打电话让妈就呆在家里,可妈说她现在还能做活,等以后真的做不动了,再呆在家里享清福吧!这就是我妈,一个为了儿子一辈子也闲不住的平凡母亲。
母爱是伟大的,也是无私的。母亲把他一生的爱都给了她们儿女,可作为儿女的我们又有几个能体会到那份沉甸甸的爱呢?
小时候曾立志将来要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长大后要为国家做贡献。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才发现那竟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然而爸妈的经历却让我明白了:只有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通过合法的途径来获得财富,改变家庭贫穷落后的面貌,使个人小家庭生活蒸蒸日上,便是对国家这个大家庭最大的贡献。
我的爸妈是农民,平凡而又伟大的农村人。平凡是因为他们就是中国几亿农民的一个缩影,说他们伟大是因为爸妈历经苦难将我和哥哥抚养长大。爸妈真的不容易,不管某个家庭贫穷或富有,爸妈对于孩子的爱是没有打折的。仔细想想爸妈其实也是用了大半辈子时间在抚养和教育着自己的孩子,他们可能到临终时还惦记着自己的孩子。这就是我们的爸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爸妈真的老了,可作为儿女的我们难道非要等到自己功成名就,家财万贯时才去孝敬回报爸妈吗?天真的傻孩子们,这样的想法者的错了,爸妈需要的并不是这些。
爸妈的经历实在太多太多了,尤其是像我爸妈那辈比共和国小不了几岁的人,他们所经受的可能要更多。因此他们也就懂得了生活的真谛,对于生活要求很简单,也很容易得到满足。哪怕是你春日里的一句问候,夏日里的一台电风扇,秋日里的一束康乃馨,冬日里的一见大棉袄……他们也会开心半天。这才是他们虽需要的—儿女的一片心。
我的爸妈是农民,而我就是农民的儿子,无论走到哪儿我都不会忘点自己的根在哪里。可能我这一生都无法报答完爸妈对我的养育之恩,来世吧,如果有来世,我愿让爸妈做我的孩子,这样我就可以伺候他们一辈子。我爱你们,我的爸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