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用严谨说服读者的“演讲家”
鲁迅的文字让我感受最深的除了讽刺,就是他的严谨和辩证了。常常一针见血,步步紧逼,让你不知不觉就被带到他的世界里,认同他的观点。这一点我找了几篇鲁迅关于读书还有文学方面的文章进行论证。
读书、搞学问是讲究方法的。鲁迅曾经对当时的文学界做出了一些思考和讽刺的建议,为当时读书和搞学问的一批人提供帮助。我们青年人也要学会读书。鲁迅曾在《读几本书》里这样写道:
读死书会变成书呆子,甚至于成为书厨,早有人反对过了,时光不绝的进行,反读书的思潮也愈加彻底,于是有人来反对读任何一种书。他的根据是叔本华的老话,说是倘读别人的著作,不过是在自己的脑里给作者跑马。这对于读死书的人们,确是一下当头棒,但为了与其探究,不如跳舞,或者空暴躁,瞎牢骚的天才起见,却也是一句值得绍介的金言。不过要明白:死抱住这句金言的天才,他的脑里却正被叔本华跑了一趟马,踏得一塌胡涂了。
这段话写的确实是好,从一句话渐渐引出后面的文字,讲到叔本华的思想,他没有义愤填膺的指责,而是用那些支持读书无用论的人的思路来反讽,一点点推翻读书无用论,讽刺中还能看出一点冷幽默。这一段可以看出他的思维非常的严谨,没有一句是多余的。
读死书是不会读书,就像人吃饭一样,光把饭吃进去,不经过消化又怎么能将有用的转化为自己的并被吸收呢?我们读书不惧怕别人的思想是怎样的,我们要学会的是与作者在同一个跑马场里赛马,只有参与其中才会读好书。反之,让作者的思想在脑海中跑马,自己则坐在观众席上追着赛场上的马匹,除了时不时发出惊叹,这对自己的“马术”水平提高毫无用处。
再讲到文学界的批评家时,鲁迅先是从看似无关的时下热门事件开始,最后说出批评家的作用和好的批评家的重要性。下面是摘自《读几本书》:
现在是批评家在发牢骚,因为没有较好的作品;创作家也在发牢骚,因为没有正确的批评。
读书除了自己学会如何读书,还得有人帮助读书。我们需要批评家,因为批评家让我们如同照镜子正衣冠一样,不断的完善我们自己不足的地方。
鲁迅先生的文字是相当的白话了,直白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是鲁迅的文章的特点之一。先生在这里用文学界的批评家和创造者之间的例子来引出一个没有读过几本书怎么好意思去当别人的批评家,说明好的批评家能够促成好的创造者。
然而,大部分是因为市场的需要,社会科学的译著又蜂起云涌了,较为可看的和很要不得的都杂陈在书摊上,开始寻求正确的知识的读者们已经在惶惑。然而新的批评家不开口,类似批评家之流便趁势一笔抹杀:“阿狗阿猫”。
鲁迅经常用一个“然而”就将原本的陈述做了个反转,让前面的陈述为后面的观点做论据。上面这段是鲁迅先生在《我们要批评家》中对当时从“革命的”的招牌的创作小说转向社会学科的现象提出的看法。没有好的批评家的存在,可能导致一个领域变得鱼龙混杂甚至趋向极端。我们读书也是一样的,没有好的批评家,那些无知的批评会让人走进死胡同里。其他领域也是如此,好的批评会带来好的发明创造。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一个引路人,这个引路人常常被称为“导师”。鲁迅曾这样写道:
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不如寻朋友,联合起来,同向着似乎可以生存的方向走。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问什么荆棘塞途的老路,寻什么乌烟瘴气的鸟导师!
先生在这里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再用一些修辞的手法来表达青年人的朝气和志气是足够不需要那些毫无内涵的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的。慷慨激昂的话语很有号召力,鲁迅是一个很好的演讲家。
导师其实只是给我们做了参考,真正的人生是自己的,所以不要简简单单的将“导师”只是理解成在前面领着你走的人,他只是在给我们的人生路提供一个参考。古话说:良师益友。这个词应对一起理解,最好的老师是可以当朋友的,而与你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是可以当你的老师的。所以那些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并不一定就能引人向上,更何况那些只读了几本书的人。鲁迅又曾对读书写过这样一段话:
读死书是害己,一开口就害人;但不读书也并不见得好。至少,譬如要批评托尔斯泰,则他的作品是必得看几本的。自然,现在是国难时期,那有工夫译这些书,看这些书呢,但我所提议的是向著只在暴躁和牢骚的大人物,并非对于正在赴难或“卧薪尝胆”的英雄。因为有些人物,是即使不读书,也不过玩著,并不去赴难的。
这一段在表达自己的中心观点时,还考虑到一些特殊群体,严谨的让你挑不出毛病,最后还讽刺了那些既不好好搞学问又不为国家做贡献,整天只在舆论场上兴风作浪的人。
我们想要发言,至少需要读过几本书,这书是指相关的书,才好去发表自己的意见。现在的舆论场上很多这样的“无知”评论。不管是什么事都会有人出来批评,我们要批判精神,但并不是盲目的批判。就像《所谓“国学”》这篇从标题开始就充满讽刺的杂论一样,收藏几本书就自缢“国学家”,写过几篇文章就是“大文豪”。
然而事实很可惨,他们之所谓国学,是“拆白之事各处皆有而以上海一隅为最甚(中略)余于课余之暇不惜浪费笔墨编纂事实作一篇小说以饷阅者想亦阅者所乐闻也”。(原本每句都密圈,今从略,以省排工,阅者谅之。)
“国学”乃如此而已乎?
试去翻一翻历史里的儒林和文苑传罢,可有一个将旧书当古董的鸿儒,可有一个以拆白饷阅者的文士?
鲁迅多用问句来表达自己的讽刺,一个问句就像先生面对面问我们一样,不断的引着我们去思考,去跟着他的思路走,这就像在听一场慷慨激昂的演讲。所谓的真学者、真文士不是以藏书的多少、写几篇不着调的文章就能当的,批评家也一样。同样的,读书也是一样的道理,并不是看过几十本书就能达到“大文豪”的高度。我们阅读也有分读什么类型的书,不能说从幼儿园到大学我读了几百本教材我就是个教育家了。因此我们说用读书来丰富自己也是有对看什么类型的书的要求的。多读书、读好书才是关键。
读书并不是什么书都能一起看的,看什么书、什么时候该看什么书也是有讲究。
读书也有“忌”,不过与“食忌”稍不同。这就是某一类书决不能和某一类书同看,否则两者中之一必被克杀,或者至少使读者反而发生愤怒。
鲁迅从食忌讲到书忌,步步为营,让这二者之间存在联系,也更加能通过生活中的食忌来说服读者。虽然这话是鲁迅先生对林语堂等人主张提倡明人小品文提出自己的反对意见时讲的话,但现在拿出来但看这句话也是有道理的。这种“不能一起看的书”我认为《三国志》和《三国演义》要拥有姓名,因为这两本书虽都是一个故事背景,却是天差地别,一个是纪实的历史文献,一个是虚构的文学著作。单是曹操这个人物形象就天差地别了,若是一起看确实是使人愤怒的。这个“忌”就像两种食物混在一起容易在肚子里发生化学反应,常常让人感到不适,但这个“忌”又与食物的不同,我认为也提倡我们两种文都看,虽是使人愤怒了些,却也能够在对比中产生更多的想法。
明人小品,好的;语录体也不坏,但我看《明季稗史》之类和明末遗民的作品却实在还要好,现在也正到了标点,翻印的时候了:给大家来清醒一下。
先生说动荡的时局就不要看“玩物丧志”的书了,该看些写实的,激发人们的民族精神、爱国精神。我们当代人读书也是一样的,我们什么时候看什么书才有利于我们的成长、发展。我们幼儿园看《安徒生童话》是让我们对这个世界充满更多的幻想和对美好的向往教育部为什么要分出“小学生必读书”、“中学生必读书”这些书单来,就是为了让我们在适合的年纪读适合我们的书。
所以我们读书最主要的不是你看了多少书,而是你看了这些书后,它对你有什么样的影响,学习和思考出了什么,这才是真读书。
综合这几篇杂文,我发现鲁迅的散文的思路都是大同小异的。《所谓“国学”》中他先从现象开始讲,再一步步的讽刺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导师》这篇也是如此,先是说从青年找导师,再开始讲导师本身就不能成为导师,再发表自己的看法,呼吁青年人找导师不如找志同道合的朋友。《读书忌》也是如此思路,先从食物忌再谈到读书忌,再到提明人小品文聊文章的中心,用曲笔的手法渐渐点名主旨是鲁迅的文章常用的。《导师》这篇也是先从最近“青年”一词很流行开始,讲到青年再谈导师,分析导师都是些什么样的,最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我们要批评家》也是如此,先从现象再深入分析,举例说明,最后提出自己的观点。鲁迅的杂文擅长分析,他的论辩能制强敌于死命,揭露矛盾的方法也多种多样,能在有限的篇幅里,把道理说得清楚、充分、深刻。
虽然鲁迅的文章大多是讽刺的,但是它的讽刺带着循序渐进的感觉,一步步讲到你的心里去,由浅及深,我想这样的严谨和辩证就是鲁迅的写作的思维习惯吧。从现象谈本质,一步步的分析就像是一张逻辑的网,将你牢牢锁进他布好的“局”,看他的文章仿若在听一场盛大的演讲。
附原文信息:
《所谓“国学”》——《热风》
《读几本书》——《花边文学》
《读书忌》——《花边文学》
《我们要批评家》——《二心集》
《导师》——《华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