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期末作业季了,可爱的同学们一定开始准备写一些学科论文了吧?
写论文,少不得要借鉴前人的学术文献。只是看文献可不轻松,而且常常是看完一篇又一篇,临到动手写时却搜肠刮肚而无所落笔。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明好的输出离不得好的输入,一份好的论文成品离不开高质量地阅读参考文献。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用优秀的学习工具帮助我们处理信息,可能要比读一百遍更有用。
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无比强大、饱受赞誉的学习利器——MarginNote 3,它将为同学们写论文助一臂之力。
MarginNote 3是个什么东东咧?
MarginNote 3是一款强大的PDF/EPUB电纸书阅读工具,可以帮助你进行深度阅读和学习。
用开发者Min的话说,它“关注的是知识的内化,是如何把书吃透”。
在MarginNote 3中,你可以走完一个完整的学习流程。MarginNote 3一共有三大板块——1⃣️文档、2⃣️学习和3⃣️复习。
在文档板块中,你对电纸书进行标注和摘录,并把摘录的文本变成知识卡片;在学习板块中,你把那些零散的知识卡片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整理好;在复习板块中,你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对摘录的知识卡片进行间隔复习。
app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李敖的读书方法。李敖曾在《李敖有话说》中介绍过他的读书方法,说他写文章之所以引材料信手拈来,是因为他的“大卸八块读书法”。他把买来的书先用剪刀✂️剪成一个一个的小卡片,再分门别类地放到资料夹子里,这样用到的时候打开资料夹子,就不愁没有写作素材了。
读文献中那3只讨厌的拦路虎
任凭文献三千,读文献时遇到的问题也莫不过下面这三种。
拦路虎🐯1⃣️:标注文献很麻烦,也很难在写作时用得上
论文一般都是CAJ格式,支持阅读CAJ格式的阅读器并不多,只有同方知网出品的几款阅读器如“CAJ云阅读”可以打开CAJ格式论文。
但它的使用体验奇差,标注文本非常不流畅,而且功能又少,只能加个下划线之类的,做笔记也很困难,直解限制了我们深度阅读的欲望。
最关键的是,摘录文本无法导出,当我们写论文时这些摘录文本根本无法派上用场。
拦路虎🐯2⃣️:看完一头雾水,不知道文献讲的是什么
学者为了确保追求用语的准确、严谨和普适性,都使用规范的学术语言。
常常是一个长句子,包裹着大量的修饰语、复杂名词,而且充斥着被动语态。顺溜了读都很困难,更别说理解了。
何况好论文篇幅一般都不小,而且逻辑严谨、层层相扣。前面一段话看不懂,读到后面就完全懵逼了。
对于一篇论文所涵盖的巨大信息,只是浅层次的阅读和做笔记是无法胜任的。
拦路虎🐯3⃣️:看完就忘,反复看也没卵用
看论文到精彩处,我们常常“会心一笑”。但读过之后,别人问自己这篇论文大概说了什么,却常常什么也讲不出来,“有货吐不出”的感觉可憋闷极了。
用MarginNote 3读文献,so easy!
如果你读文献也会遇到上面提到的问题,不要灰心难过,因为MarginNote 3统统可以替你解决。
下面我会介绍一下我用MarginNote 3阅读文献的完整流程,以及MarginNote 3是如何帮助我战胜上面的那三只讨厌的拦路虎的。
第一步:用CAJ云阅读下载PDF版文献导入MarginNote 3
对的,CAJ云阅读可以把所有CAJ格式的论文转成PDF格式。
1.在CAJ云阅读上把论文下载到本地,向左一划,轻点“…”,选择“CAJ转PDF”选项,就可以把论文转成PDF格式。
2.点开转好后的论文,再点击右上角的按钮,选择“更多功能”就可以分享到MarginNote 3里面了。
第二步:在文档界面摘录和标注文献获取文章关键信息➡️拦路虎🐯1⃣️
在文档界面,你可以把MarginNote 3当作一个普通的PDF阅读器,对文档进行摘录和标注。
摘录工具
左边是摘录工具,前面的“👆”形和“A”形工具都可以直接摘录文本,后面的“矩形选框”和“套索”工具则可以摘录公式、图标等复杂文本,最后一个图标是“摘录设置”。
点击摘录后的文本,你还可以对它作更多的处理,比如添加笔记、更改摘录颜色。
最让我激动的就是最后面的“研究”工具,它可以让你直接打开百度、谷歌、维基百科等搜索引擎和网站,这样在遇到看不懂的学术名词时,就可以一键问度娘了。
“💬”可以添加你针对这个标注的笔记。“marginnote”翻译成中文,就是在书的页边记录的意思。向左划开那个双箭头按钮,就可以显示你的笔记啦。是不是超级方便,超级直观?
标注工具
右边是标注工具,第一个是“钢笔标注”,你可以用它尽情地在文本上写写画画。第二个是“荧光笔标注”,可以突出一些重要的文本。
第三个是“橡皮擦”,擦去你不想要的标注。第四个是“文本框”,你可以用它来打字。第五个是“移动标注”工具,你可以用它来调整标注的大小和位置。
第三步:在学习界面将摘录变成思维导图梳理文章框架➡️拦路虎🐯2⃣️
当你读完一遍文献,做了大量标注后,就可以转到学习模式去处理这些零散的摘录了。在学习模式中,MarginNote 3会自动把你的标注按照文档目录分组。
你可以在此基础上把这些卡片按照逻辑关联成结构化的思维导图,以此来梳理文章的框架。
一篇论文,往往是对一个研究问题的完整解答过程,当你对作者架构文章的逻辑关系胸有成竹时,你就拥有了全局视角,不仅清楚了作者写的是什么,更可以明白作者为什么会这么写。
在学习模式中,如果你看到一段摘录,想看原文,只要向左一划,就可以展示原文了。你只需要轻轻一点那段摘录,就会自动定位到那个摘录所在的原文位置。
而当你向右一划,还会有根据思维导图形成的大纲,可以导出为PDF格式或word格式,与其他人分享你的读书笔记。在你写论文的时候,这些笔记就是宝贵的参考资料。
第四步:在复习界面将摘录变成卡片利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进行复习➡️拦路虎🐯3⃣️
就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发现,“重复阅读”这种学习方法的效率很低。
更好的学习方法是进行“测试练习”和“分散练习”,就是周期性地测试一下自己,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所以,当你想要记住一些文献内容时,不要再反复看了,这样做只是“很努力地在假装学习”而已。
更有效的记忆方法是在MarginNote 3的复习板块中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测试和检验。
在复习模式中,你摘录过的文本会变成一张张的知识卡片,你可以把关键词设置成填空,检验自己对这段文本的记忆水平。
在学习卡片的过程中,你也可以随时翻看思维导图和原始文档,从而不仅可以记下卡片的内容,还可以和原文融会贯通。
app的算法结合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因此它会在最合适的阶段提醒你复习一个知识点,达到事半功倍的记忆效果,非常适合在考试时强化自己对知识的掌握。
对的,MarginNote 3不仅可以用来看文献,也可以用来看各科的备考材料。
最新版本的MarginNote 3还支持MP4格式的文件,网课也可以拖进MarginNote 3学习了,哈哈哈!
结尾
MarginNote 3还有其他超级厉害的技能,小编在这里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列举了。
开发者Min在app中贴心地附上了使用说明和教学视频,比小编说的可详细多了,大家一定要看一下哦。
MarginNote 3曾被评为AppSo 2016 年度十佳 iOS 应用,多次获APP Store首页推荐。只可惜这么好的学习型工具app却是墙里开花墙外香,一款中国人造的产品在国内用者寥寥,在国外却广受欢迎。
不过可惜的是这款app只有iOS端和Mac端,没有安卓端和Windows端,并且是款付费app哦。
在iOS端,你可以用88RMB终身买断;在Mac端,你可以用99RMB订阅一年或用280RMB终身买断。
这款app有14天的免费试用时间,大家可以试用一段时间再决定是否购买。
话说小编当年之所以买iPad,就是为了这一个app!😭
入iPad坑大半年,小编还搜罗到其他让大学生活熠熠生辉的超级好用app,会在以后的推送中继续和大家分享哦。
看在小编这么辛辛苦苦、任劳任怨地写了这么多,还配上插图的份上,各位小主阿哥,可否点个“在看”稀罕一下小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