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丹说:我既不是《艺术人生》,也不是《社会观察》,我就是个过路的
上个月,一位老友邀我坐坐。言谈间他略显羞涩地告诉我,报了个钢琴培训班,刚刚交完钱。我脑补了一下年近四十的大叔坐在琴房里,身边一大波六七岁的琴童跑来跑去的画面,有点儿忍俊不禁,刚想给他的勇气点10086个赞,他却淡淡地补了一句:“日子过得太按部就班,连开车上班都不用带脑子了,刚过完生日,突然感觉太可怕。学弹琴这事儿,想是想了好几年,一直犹豫着怕被人笑,但如果再不学点儿新鲜玩意,这日子就太没意思了。”
我瞬间收起了继续开玩笑的心思。说实话,这还真是个严肃的事儿。
听起来像老生常谈,但问一下身边的朋友,或多或少都对现在的生活不满意。《最近比较烦》都那么老了,在KTV点歌金曲榜里仍然能排在前几页,这件事很说明问题:已经混成职场老司机的抱怨“写一首皆大欢喜的歌是越来越难”,在事业上升期努力奋斗的吐槽“钞票一天比一天难赚”,在职场门槛上挣扎的小年轻们还在迷茫“陌生的城市何处有我的期盼”。然而,何处是出路?——“总有一天我会习惯!”是啊,不满意有啥用,慢慢习惯呗!在习惯中渐渐麻木,顺着既定的轨道一天天走下去,偶有挣扎和抱怨,却无力改变,也不想真的改变。难道大家不都是这样吗?
就像一些鸡血文里经常说的那样,有些事现在不做,以后再也不会做了。我们大多数人,就眼睁睁看着那些想做的事留在站台,而自己随着人生的大巴,渐行渐远。
这么想想,就有点儿悲哀了,同时真心佩服前文提到那位老友的勇气。但,真正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的,却是一位38岁的女人。
在这个年纪,大多数女人已经半推半就地被裹挟到“正确”的人生轨道上,曾经的才情志向被柴米油盐和朝九晚五消磨殆尽。不满意吗?当然,否则怎么会满口抱怨?那怎么办?还得照样过呗,不然怎样!可是,这位名叫叶丹的女人,却在对常规生活越来越深的不满意中,毅然挣脱了已行驶十五年的“媒体人”轨道,还是让职场人谈之色变的“裸辞”。之后,这姐们儿花了点儿时间规划了一下,选了当时还不太流行的“Airbnb”(现在有中文名了,叫“爱彼迎”)的方式,一人一包一小箱,就去了欧洲。
当然,这貌似说明不了什么。旅游呗,有了大把的时间,不散个心干嘛?估计有些同龄女性还会说说酸话,我要是不用做饭洗衣接送孩子检查作业,我也能出去潇洒!但是,在叶丹看来,这次旅行的意义,并不是“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潇洒与浪漫。彼时的她,自称“三无中妇”——没工作、没房子、没老公。在她的新书里,她这样形容自己当时的状态:“辞职不算什么。但发生在一个工作稳定且外人看来‘很不错’的70后身上,并不容易。读书也不算什么。但选择一个并不熟悉的领域,而且是一个相对前沿的课题,也不容易。旅行更不算什么。有钱、有胆不就够了么?可是,在那个对我来说堪称‘神奇’的2015年,穷并且身心虚弱。独自旅行,其实很难。”
难,但她一样一样,都做到了。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她在异乡的街头,一个背包,一只单反,一份快翻烂的地图,一双脚,走。身上只带点零钱,她说她怕一个独身亚洲女子被打劫;不去那些“著名”景点,却往往对小市场小工坊和普通人的房子感兴趣,她说,只是因为好奇。好奇在世界的另外这些地方,大家都是怎么生活的。因为什么而开怀?也烦恼着一样的烦恼吗?遇见相似的问题,如何看待,如何处理?
她把她遇到的这些普通的人,普通的事,都写进了她的新书《我只是想看看世界其他角落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这件事也相当有勇气——这个女人出去“流浪”了一个月回来,居然想写一本书,而且折腾来折腾去,居然还真出版了。这本书看上去,和她本人一样“素”,却让人很舒服;文字不华丽,不故弄玄虚,一个字一个字踏踏实实地排列着,读起来温润如玉,却直抵人心。在她笔下,是一个个小人物:喜欢给租客“留作业”的老教授,铁艺工作室里叼着烟卷工作的女艺术家,抠门到无语的意大利房东,从来不在同一张桌上吃饭的一家三口……他们在她的书里以文字或照片的形式鲜活着,却不代表任何“意义”。或者说,她来或不来,他们都会这样生活,以后也会继续这样生活下去。
叶丹说,其实这次旅行,只是因为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因为不满意,才想要改变,于是在“一大把年纪”去读视觉艺术的研究生;因为不满意,才对世界其他角落的人如何生活产生好奇。也许其他不满意的人会有不同的解决方式,比如抱怨,酗酒,做一些小的调整,或者想要去毁坏些什么。更多的人只是在人生的每个路口彷徨一下,然后无奈地继续走下去。
一切只与选择有关。
如果你也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建议你读一读这本书。它不是旅行攻略,不是心灵鸡汤,更不是地理人文历史艺术随笔,但书里的某句话,某张照片,说不定会触动你,给你带来些不一样的想法。很难讲。
再多说一句。在这本书上市之前的一个月,叶丹这位曾经的“三无中妇”再次踏上了访欧之旅,但这次身边多了一个人。这是件好事,至少证明,她曾经的勇气是值得的。
当然,也因为多了一个人,这次的感受、心情、路线,都与上次不一样了。正如赫拉克利特所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换个角度理解的话,也就是有些事过了该做的时间,或许就再也做不到了。
一切,只与你的选择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