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7日,我们小雨林一行八人,终于踏上了盼望已久的陕西研学游,我们带着期待,带着欢喜盼来了这一次游学,本次愉快之旅,刻进了每个人的记忆,温暖而美丽。
第一站,我们到达了碑林景区,看到琳琅满目的碑文,我深深的被震撼了,那是祖先精湛的技艺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传承,更是在那个无纸‘时代,祖先们慈爱后代的智慧,在纸质发达书籍遍地的今天,我们该如何传承这份伟大的精神?又如何能让子孙读懂这份爱的传递?对于自己又如何能为中华文化复兴尽一份微薄之力?我陷入了沉思,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是一段鲜活的历史,我们寄蜉蝣于天地,有幸在这一刻穿越时代与它们以另一种形式相遇,对话,也是人生幸事。
第二站是陕西历史博物馆,这是我们向往已久,期待已久的地方,这里集中展示了陕西古代文明孕育、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对中华文明的奉献。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13个朝代在陕西建都历时1000多年,是我国建都王朝最多建都时间最长的地区,从某种角度来讲,陕西古代史是中国历史的浓缩,我们无人不赞叹着我们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古人留下的宝贵遗产而惊叹,惊叹古人们在各个领域呈现的智慧和成果,也为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久负盛名的国家而感到自豪。
两个多小时的时间,转眼过去,虽然是匆匆一转,没有来得及仔细欣赏每一件文物,但我感觉就像穿越时空一样,领略到了中华大地5000年的发展变迁,正如导游所讲,“给我一天时间,还你一万年历史”。
第三站是诗经里,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中国人的每种心境似乎都被古诗词吟诵过了,而如今,我们仍旧需要古诗词的浸润,需要诗歌富于现代生活的意义,两个小时的诗经里游览,感受诗经3000年气息,让诗意回归生活,应该是一座城市所追求的,也是每个人所向往的。
西安之行住在徐老师婆婆家,在了解一些当地的建筑民俗风貌之外,让我感受到了陕西人的纯朴与善良,来不及和老人说几句话,就匆匆离开,无以表达,唯有感恩!
29日下午,我们坐上了阿房宫,去往汉中的高铁我们翻越秦岭,到达南方来到汉中,住在了徐老师宽敞的房子里,踏实又温馨,美美的休息一晚。接下来游览汉中市区,滨江公园感受这个南方小城的宁静与美丽,中午徐老师父母热情迎接,因为结缘宋老师,让我一介草民,能有这样的相识,徐老师一家人为我们准备了美美的午餐,观光车欣赏滨江两岸,欣赏汉中夜景,徐老师一家人身体力行,让我明白做人要有温度,付出热心,收获感恩!
30日游览汉中博物馆,通过了解历史,进一步了解这座城市,这是汉文化的发源地,是汉高祖刘邦在汉中称王时的府邸,参观完博物馆,我仿佛看到古人望着石门栈道,挥毫点墨,指点江山,骑着战马,萧萧过山,豪情万丈,我们满意而来,满载而归,见识长进了许多,
31日我们经过留坝县城,观看花海,蓝天、白云,青山环绕,置身花海。畅想无限。后我们乘车前往火烧店农耕体验园,印象最深的是农耕工具的展示厅,那里沉淀了历史的印记,是劳动人民智慧的杰作,很多有我们童年时看到的工具,回首过往,感受时代的巨大变迁,赞叹人们高超创造力的同时,在垃圾满天飞的今天,我们丢失了什么?
接下来的四天,在徐老师老家晏家坟村度过,一下车,就被那里的自然景色吸引,最喜欢的是那座简易而有点古朴的小桥,这是回家必经之路,有一点小桥流水人家的感觉,另有一番韵味儿。水不断流淌的小河里,孩子们在嬉戏打闹,蓝天白云,青山流水,好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
最后一站到达终南山,这是我们本次行程的压轴大作,也是我们最终决定来的最重要的理由,带着好奇与忐忑,感觉我要接触佛法,要让自己那颗心平静,安详,柔软。而来到那里,师傅的言行举止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为我们演绎了人间正法的力量,第一次接触佛法,竟如此的幸运,我感觉到自己越来越有方向,越来越有力量,活出善良慈悲的样子,像师傅那样,带给人温暖与希望!
本次行程自己最大的目的是调频,过程中有来自人与人的温暖,有来自自然的力量,还有师傅带来的那份慈悲与安详,这半个月一直处于高频之中喜悦,感恩,平静!
当然,本次行程也暴露出很多的问题,比如住宾馆,赶飞机,疏于对大孩子的带领,是我们做事过程中不严谨,粗心大意所造成的,每每想起甚是惭愧,好在一路菩萨加持,好人帮助顺利完成了任务,本次旅行很美好,那些记忆成为我生命中最美的画面,也构成了孩子们的生命底色,一生的记忆,永远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