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难,对于弱者是走向死亡的坟墓,而对于强者则是生发壮志的泥土。——卢梭
1888年农历7月15日,这一天是农历的鬼节,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中元节这是非常忌讳的日子。
上海县高桥镇的杜氏祖宅里,却在这特殊的日子,诞生了一名婴孩。
孩子的父亲杜文卿,瞧着妻子朱氏和刚出生的儿子,心里满是欢喜。
他心想,管它什么传闻,自己细心呵护妻儿,总能把他们照顾好。
杜文卿给孩子起的名字叫做“杜月生”,名很朴实,却透露出父亲期盼孩子健康长大的心愿。
【杜月生】
1、童年
杜月生出生那几年,正是晚晴最灰暗的时刻。
外敌入侵,加之辽宁地震、江苏水灾,朝廷为了救灾,只得东拆西补,而最后这笔债务,就落实在民间赋税的增长上。
杜文卿原本还靠着经营米店,勉强维持家计,但随着米价的飞涨,杜月生出生的第二年,家里就已经没钱进米卖了。
无奈之下,身体还很虚弱的妻子朱氏,为了不让嗷嗷待哺的杜月生忍饥挨饿,便和杜文卿商量,让自己去附近的纺织厂工作,赚些养孩子的钱。
纺织厂的工作很累,朱氏在养育杜月生的同时,却让自己本就没有恢复的身体更加柔弱。
杜月生三岁那年,朱氏在生下一个女儿之后,便撒手人寰。
朱氏不幸去世后,杜文卿凑钱给妻子处理完后事后,他和自己的一对儿女,生活得更加艰难,不得已,他只得将自己女儿送与他人,代为抚养。
【仅供参考】
母亲离世,妹妹被送与他人后,父亲带着杜月生回到了乡下生活。
后来,经别人介绍,父亲杜文卿又娶了一个贤惠的姑娘张氏做妻子,按照当时的说法,这叫做搭伙过日子。
张氏虽为继母,却待杜月生父子俩极好,宛如小杜月生亲母一般。
眼看这个原本接近破碎的家庭,已经有了一丝幸福的烟火味,但命运却仿佛要放弃杜月生。
在他5岁那年,父亲杜文卿,也因为操劳过度拖垮了身体,病逝了。
杜月生和继母一起生活了三年,在他八岁那年,继母也不知所踪,是难以忍受这样的苦难,亦或者被人贩子拐走了,已不可知。
明确的消息,只有八岁的杜月生,投靠了自己的娘舅(母亲的兄弟)一家。
娘舅朱阳声,对杜月生这个外甥的到来,相当不悦。
前文说过,连杜文卿这个专门卖米的人,尚且生活艰难,更何况本就没多少钱粮的朱阳声一家三口了,在他们看来杜月生就是吸自己血的蚂蟥。
【杜月生年轻时候】
娘舅一家,索性对杜月生放任自由,任其在大街上讨饭骗钱,成为一个“有家”的流浪汉。
如果说,亲人中,还有一丝温情的人,大概只剩下杜月生的外婆还待他好了。
但老人家,自身也得靠朱阳声养,纵然有心,也无力在物质上给杜月生太多帮助了。
这样的“流浪”生活,杜月生过了八年,在他十五的时候,他终于决定外出要做一番事业。
2、莫欺少年穷
15岁的杜月笙离开高桥镇杜氏祖宅前,对着自己已经白发苍苍的外婆发誓:“好婆,高桥镇人人看我不起,有朝一日我若回来,一定要一身光鲜,一家风光!我要起家业,开祠堂!不然,我发誓永远不踏进这块血地!”
当时,杜月笙父母去世多年,抚养他的娘舅、舅妈一向瞧不上这个没读过几天书,整天光顾着到赌场玩的外甥。
所以,对于杜月笙的离家,只有外婆还放在心上,外婆对他讲:“来日,外婆要送你一程。”
【杜月生】
……
过惯了苦日子的杜月生,在上海滩这个纸醉金迷的城市里,很快便打拼出属于自己的地下势力“恒社”。
“恒社”是有别于原本青帮的新型帮会组织,它是杜月生为了吸纳上层社会名流,打造出的属于自己的势力。
为了吸纳更多知识分子,杜月生做出了很多改进,首先是入会的仪式不再是以前那套磕头、递帖子的繁俗套路,他把入会仪式由磕头改为鞠躬,“老头子”改称“老夫子”,“门徒”改称“学生子”,以此赢得了不少文人的掌声。
按照杜月生的说法,他这叫「友天下士、读古人书」,杜说:我自小失学,又没有一技之长,我能差堪自立,完全是靠友好们的信任,因此我若负责一件事情,就只许成功,不能失败。这是我怕别人笑我不学无术的关系,我怎么能和那些有学问有根柢的人相比呢。
3、援助章太炎
杜月笙在上海滩,援助过不少戏剧名家、国学大家,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有章太炎。
说起这章太炎,可是为奇人,当年袁世凯复辟,请他执笔写劝己登基的文书,章太炎却在文书中痛骂袁世凯是民国败类,清朝罪人【非惟民国之叛逆,亦且清室之罪人】。
气得袁世凯直喷他:“彼一疯子,我何必与之认真也!”
鲁迅先生对于章太炎评价很高:“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模。”
昔年,章太炎在上海滩,其侄子因为名下的一处房产和别人起冲突,万般无奈下,最后只能拜托杜月生解决这件事。
正因为这件事,杜月生和章太炎算是认识了。
【章太炎和杜月生】
杜月生这样一个江湖中人,按理说压根入不了章太炎这样的大家眼,但奈何杜月生手段太高明:对人必须诚恳,即使有人欺瞒我于一时,我总能以诚字来感动他,使他心悦诚服。我的处世之道,尽在一个诚字,你们举一反三,方始可以谈交友。
4、改名、修族谱
1931年6月10日,距离杜月生离开高桥老家,已经28年,他又回来了。
杜月生指着自己仅待过几个月的母校:那里是我小时候读书的地点,当时一个月学费只要五角钱,可惜因为家里实在太穷了,读到第五个月,先母缴不出学费,祇好停学。
这一次,杜月生带着自己的门徒,和章太炎在内的大批文人回家,就是为了实现自己“起家业,开祠堂”,光鲜回家的誓言。
杜月生这次回家修宗祠,主要目的是完成两件事:改名和修族谱。
当然,这种事情还是章太炎负责处理。
先说改名,章太炎从《周礼·大司乐疏》中找到了“笙”和“镛”二字:东方之乐谓之笙。笙,生也,东方生长之方,故名乐为笙也。西方之乐谓之镛。镛,功也,西方物熟有成功。
按照这种改法,杜月生就此更名,大名杜镛,字月笙,乳名“月生”。
【杜月笙一家】
说完改名,杜月笙修家谱这件事的影响力,可不得了:
汪精卫的《高桥杜氏家祠记》,“愿为帝王师”的杨度的《杜氏家们落成颂》,章太炎的《高桥杜氏祠堂记》,胡汉民、刘芦隐的《高桥杜氏祠堂记》……
蒋介石的匾额“孝思不匮”、张学良的匾额“好义家风”、祥熙贺的“慎终追远”……
瞧瞧这阵势,当年那个对着外婆许下豪言的落魄少年,终于可以告诉自己九泉之下的父母、外婆:我有出息了,我光宗耀祖了!你们还好吗……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参考资料:杜月笙弟子陆士京所著《杜月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