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香葚姑娘
---001---
暂且还不提二胎如何宝贝,就说说我们八零九零自己吧。
我是农村八零后,一捧稀泥巴,一把小木板凳,一只调皮的小土狗,一群忙着集结队伍搬家挪窝的蚂蚁……就是我们童年的玩具。
我们的世界里,没有彩色电视机,没有故事书语音娃娃或者跳舞熊,没有学步车自行车滑板车遥控车,连真正的汽车都不曾见。更没有谁今天给我们买个Hello Kitty,明天又给我们送个机器猫。
(这张照片,纯属爆料啊啊啊 !!!小学四年级,和我妹子俩)
那会儿,老爸老妈要去地里干活儿,就把我匆匆往离爷爷奶奶们几米远的田埂上一扔,朝大我十岁的姑姑们喊一嗓子,就走了。
实在没有人能代为看管了,就把我们带到地里。在他们面前挖一个尺来深的坑,就着土垒成一道“防火墙”。他们锄他们的草,耕他们的地,栽他们的苞谷芝麻,我们自己在坑里吃土,玩蚂蚁。
额~~~现在想想,真是满腹担忧。幼时,究竟有没有什么尴尬的事情发生,比如抓起一只跑贼快的蚂蚁喂到了嘴里,或者蚯蚓往我的脚丫子上面爬……之所以有这个担忧,是因为我上学放假的时候,叔叔婶婶们总把家里的堂弟堂妹留给我照管,其中有一个弟弟就在下雨天,将缓缓爬着的蚯蚓捻在手里掐成两半……看得我心惊胆战,如今还直作呕。
即便生于物质匮乏的年代一个特困窘据的家庭,成长在那一片贫瘠的乡村土地,可我们一样长大了。
再艰苦再不愉快的童年,三十岁回想一把,还是充满感激和快乐的。
感激我们被赐予贫穷,被落后禁锢。所以我们才要冲破牢笼,才把化茧成蝶当作梦想。人模狗样地生活在这座不断扩张的城市里,却少了城里人的金贵和矫情,比他们更懂得底层的苦衷,更明白自强的伟大,更知道在泥土里往前爬所需的勇气。
我时常走在路上,看着路过的孕妇挺起的肚子,和那些被万千精细呵护的成长中的孩子们,情不自禁地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
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生活也改变了我们的习惯。可至少在我们30-80后这几代人还有劳力的社会群体里,我们尚且还能应付很多最基本的生活问题,我们没那么被溺爱到什么都不用自己做。那么,我们的下一代孩子,下一代孩子的孩子,他们呢?
---002---
||||宣和间,芒山有盗临刑,母亲与之诀。盗对母云:“愿如儿时一吮(shǔn)母乳,死且无憾。”母与之乳。盗啮(niè)断乳头,流血满地,母死。行刑者曰:“尔何毒也?”盗因告行刑者曰:“吾少也,盗一菜一薪,吾母见而喜之,以至不检,遂有今日。故恨而杀之。”呜呼!异矣,夫语“教子婴孩”,不虚也!||||
从小耳濡目染这一则故事。
说是古时候有个犯人,行刑前要求母亲探探视告别。他对母亲说,“母亲,孩子要是能再吃一口你的奶,我死而无憾。。。”
母亲愚蠢地递过身体,犯人一口咬断了她的乳头,母亲命丧当场。
问犯人为何如此狠毒于亲生母亲。原来自小,目前对犯人的小偷小盗从无矫正,反而感到高兴。导致他偷盗成性,终不能回头。
我不是一个在宠溺中长大的孩子。我们那个年代,也没有多少宠溺娇养的条件。
小时候希望妈妈能做一道自己想要吃的菜都会挨骂,更别说是犯了错。棍棒底下出人才,我不是人才,倒是抹不去小时候一次次被打的记忆。
我躲在半路的水沟里不去上学,结果吃了没有手表不知钟点的亏,提早“放学“回家,被三叔发现,拧着耳朵狠狠教训了一顿;(我是大家庭里唯一一个在上学的孩子,我老大嘛。所以学习方面的事情,注意力自然就放在我身上。真心好疼,耳朵。)
我默写不出来老师要求的字,不会做老师留下的作业,最惧怕课堂上老师从头顶砸下来的”沉重核桃”,和那一把米长寸厚打得手心断骨般生疼的竹板。
放学吃完饭,总是想尽各种办法逃离做作业的现场,宁愿帮大人陪着水牛转圈推磨喂粮食,或者趁其不备跑到叔叔家奶奶家玩到天黑,不被家里拿着木棒去接不知道回家。
周末牧牛的路上,明知道不看着牛就会偷吃别人的庄稼,还是要厚着脸皮溜到附近的沟里找螃蟹,或者找野果子吃。直到庄稼地里响起喊骂声,大人们随手抽起一根木条从身后“唰——”地抽过来。
喜欢爬各种树,不管是逮知了,还是摘枇杷,或顺着光溜溜的竹竿爬上顶再滑下来。“小心掉下来摔****”的话常年挂在长辈嘴上,顽皮得厉害了,也是要挨鞭子的。
实在没有机会,也会在秋冬打着帮大人收获桐籽、木籽的幌子,享受爬树的乐趣。
在那个一分钱还能买到生活用品的岁月里,我们也很调皮。可我们会立马被制止,不管是以什么样的方式。长辈们时时刻刻告诉我们,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有的吃,哪些想吃也没办法。
如今,一毛钱基本只在金融,超市和通讯市场里还在被斤斤计较,而一百块钱放口袋里根本经不起拆零的时代,长辈们的教育方式也被通货膨胀所感染。孩子在大人眼中,是脆弱的,是被泡在蜜罐里的,是皇帝是祖宗,是要被捧着举着、不能碰不能摔、不能吵不能凶的。
咱老辈们把咱揣肚子里的时候,可是跟正常妇女没两样,做饭洗衣、上坡下山、砍柴种地,没落下任何屋里屋外的活计。所以,我们先天就有着过硬的身体素质,和不死的劳奴精神。
我还在已有记忆的五岁某个清晨,亲眼看见老妈生妹妹前后的痛苦过程。天呐,那种在巨痛面前的拼死挣扎和哭天喊地,带给我的影响绝对是终生的。虽然我还没有结婚生子,可我很早就告诉自己:未来,我一定不要选择顺。
现在的孩子,从出生那一刻起,噢不,从他由一枚蝌蚪进入到温室慢慢被发现那天起,他就开始享受王子公主的奢华待遇。他牵动的不只是三口只家,他牵动的是整个大家族的欢喜,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兄弟姐妹多的宝爸宝妈们则还牵动着七大姑八大姨的兴奋神经。
宝妈享受着各种豪华的被照顾:营养餐、爱心专座、孕妇装、胎教,补脑补钙补锌补铁,生怕哪一点细节做得不够,宝宝就会有什么缺陷。
孩子从医院病房里钻出母亲的肚子,被抱到面前起,一大家十几个人抱不够,看不够。
有些宝爸宝妈明事理,倒是信誓旦旦立志要从小培养孩子独立不攀比、聪明不自私的品性。
只是,往往事与愿违。
---003---
前天沐辰爸爸带了家乡特产来看我,聊起满月宴,他还跟我抱怨:“亲戚们这个也要抱,那个也要抱。抱也就算了吧,他们还要不停地摇啊摇。只要宝宝一哭,”他非常形象地表演着孩子像荡秋千一样地被他们哄着摇着的场景给我看,咬牙切齿地。
说到抱,另一个朋友维就做得非常好。春末的时候她带着宝贝来店里看我,宝贝乖静地躺在婴儿车里自顾自地玩,两颗眼珠子在爸爸那小眼睛一样的眼框里滴溜溜地转,口水挂在嘴角,时不时交替地吮吸着自己的肉小手。
不吵不闹,哪怕是饿了,大多时候只需要用手指头在他嘴角试探,要便便了,就计算着时间或者观察宝宝表情,整个过程,没有听到他一声哭叫。
“——我们在家也不怎么抱他。自己睡婴儿床,自己躺着玩,哭了就吃,拉了就换,不让家里人抱着摇、哄着跑。”她说。
我侄女刚两三个月,就被妹妹带去了四川。老公上班,她带孩子做家务。一个人带孩子,总归有顾不过来的时候。有时候哭了就让她哭,闹了也紧着她闹,但妹妹一样推车买菜、冲奶粉陪孩子,做微商,还有早晚三顿饭。
久而久之,朵朵养成了很好的习惯:
早上妈妈睡懒觉,她可以自己在床上一玩就是一两个小时;
妈妈在屋里处理微商事宜,她就自己跑去隔壁阿姨家叔叔家串门,邻居就会找好吃的送给她,有了记忆,她下次再去就直接指着放零食的柜子跟人家要;
饿了渴了,就把奶粉和奶瓶搬来放到妈妈跟前,跟妈妈说“妈妈,爱你~~~”(很会卖乖呢),妈妈故作不知问她何意,她就拍着奶粉说“奶奶”;
不小心摔了,不管疼还是不疼,小屁股立马一撅,双腿一弹,笑着就站起来了,还不忘记双手拍一拍,要弹掉手上脏物;
(我问妹妹,这个有什么诀窍,“她第一次摔地上的时候,我就跟她说虫虫咬屁股哦,好疼好疼”,宝宝毫不犹豫就自己站起来了。)
大家都坐桌上吃饭,朵朵也有自己的碗和勺子,端在一边小板凳上自己吃。吃完了走过来递碗给妈妈,指着哪几个菜,妈妈给她夹好,她又再回去一边继续吃;
小家伙喜欢喝汤,听说在四川的时候,每次看见爷爷快要喝完钵里的汤,她就猴急猴急把自己的碗塞给妈妈,指着汤又指着自己的碗,嘴里还不清楚地吵着“Dang——”;
看见妈妈在收拾包包准备外出,她会自己找鞋子往脚上套,虽然还是需要大人帮忙;还会听任妈妈的派遣,把妈妈的鞋子提过来给妈妈;
晚饭后出去散步,不管多远,台阶有多长,朵朵都要自己走,不要爸爸抱,不要妈妈拉,走不动了就双手着地爬到顶……爬完还要自己推车婴儿车去看广场舞。
……
朵朵,一个一岁半的孩子,能有一个虽没有学识但足够贤良的九零后妈妈教成这样,应该算是楷模了吧。
即使朵朵已经如此懂事乖巧,毕竟是幼小孩童,也总有调皮哭闹的时候。她妈妈戏称,朵朵的僵脾气绝对是遗传我。笑话,宝宝是你们两口子造出来的,关我咩事。
既然僵脾气像我,那我们就有比倔强的时候。如果她纯粹属于无理发脾气,我会在看不过去的时候,适当出手厉言“收拾”她。
所以,闺蜜让干女儿亲切地叫我,“虎妈”。
我没有做过母亲,只是从小带妹妹,后来帮亲戚朋友偶尔带带小朋友,也眼见了身边众多宝宝们的生活轨迹。
遗憾,如今大多数的宝宝,都被溺爱着,迁就着,百依百顺着,有时候甚至毫无原则。
我身边也有这样的家长朋友,带出来的孩子自私,蛮横,霸道,没有礼貌……
经常在路上碰见两三岁的孩子摔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瞬间四面八方奔赴前往。赶紧将孩子扶起,温柔拍打着孩子膝盖上、胸前的灰尘或者草地上的枯叶,嘴里竭尽全力地用上各种心疼的词汇加以安慰。
更有甚者,重演着“都怪它!你看,我打它,谁让它绊倒了我们家宝贝”这样老掉牙的把戏。
有的孩子四五岁了,不好好吃饭,妈妈或者奶奶端着碗筷从客厅追到书房,从餐桌追到阳台,从电视机前追到厕所,从这条街追到马路对面……
告饶地对孩子说:“宝贝,来,听话,我们先把饭吃了再玩,好不好?不吃待儿会饿的呀!你不吃,我们大家都要等着,快把饭吃完了,我们好出去玩,好不好?”
要么吃饭的时候,还各种伺候,扇风的,递纸巾擦嘴的,拿水杯的,夹菜的……
有的孩子五六岁了,太阳晒不得,冷风吹不得,路走不得,到哪里都要背要抱,吃饭洗手还得做思想工作。
好多孩子家里书倒是没几本,游戏玩具却可以堆上几大屋子;不排除孩子可能从小对玩具兴趣浓厚,长大也当个发明家、游戏名家之类的。但,总还是得有知识吧,总不能未来做一个文盲名家。
……
---004---
家长们,真的确定要这样带孩子吗?
真心受不了。饭不吃?OK,大家收完桌子该干什么干什么,你饿也好,闹也好,不是吃饭的时间,没的吃,什么都不给吃。家长只需要狠心这一回,就能省下一辈子。不是吗。
孩子摔倒了,不起,等人来拉?好,那你就躺着,谁也不许拉。你躺着,我们该玩的玩,该吃的吃,该忙的忙,只需要眼睛时刻注意着不弄丢他,就是哭一哭,又有什么关系。
……
有的爸爸妈妈无聊透顶,动不动使唤孩子,“你妈妈不听话,打她”,“你爸爸说我坏话,踹他”……
这一幕,如果再过四十年,你们老了,他们正值壮年,果真这样待你成性,请问你们可受得起他们的踹打,受得起世人对孩子的唾沫,受得起亲朋好友对你们的怜悯?
试问如今这样的社会,以你们这样百般呵护、溺爱娇惯养大的孩子,等你们老来无所依的时候,谁再去延续你们给予的宠爱,迁就他们在纷扰现世里平安生活?
孩子的习性养成,其实全看父母如何引导。
即便有的宝爸宝妈能意识到教育偏见可能会导致的严重后果,却磨不过更为霸道的爷爷奶奶们对孩子的一再妥协让步。所以,孩子的教育方式问题也会衍生出另一个方向的问题——婆媳不和。
如今更多现象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宠孙子,已经宠得没有底线。宝爸们通常一心扑在事业岗位,鸡毛蒜皮很少过问,理智教育的宝妈,就要开始和宠孙子的爷爷奶奶之间麻烦频现了。
说来也怪。
如今做爷爷奶奶的人,应该是养育我们七零八零九零的那一辈人。当初养我们的时候,不见你们如此温柔相让,宽厚仁慈,对我们更多的是严厉批评、恶语教训。
莫不是随着我们这些孩子的成年回报,让你们徒生愧疚,为了弥补当初匮乏年代没能如此迁就我们的遗憾,索性就这样地溺宠着我们的后代吗?
可你们终将是要老去的啊!
我也是终将是要先孩子们入土的啊!
如果因为我们眼前的一味放任,让孩子在我们离开世界以后要吃尽苦头、碰尽崖壁,我们九泉之下的灵魂该如何安放?
我不介意未来做一名虎妈。尽管现在的我,已经被贴上了这样的标签。因为我明白,可以跟孩子肆无忌惮地嬉闹,也要适当地给他们颜色瞧瞧。今天你不珍惜一张白纸可教化的机会好好引导他,未来必定有形形色色的江湖侠士们替你“收拾”。
至于“收拾”成什么样,请再回到前面读那一则母亲与罪犯的故事吧。
在此,我谨代表众多理性的宝爸宝妈,甚至社会旁观者发个声,同时也奉家长辈们一句:
那不是你们的宠物,你们想怎么养就怎么养。那可是肩负未来、将要独自面对杂烩社会的孩子!不求他长大必有作为,但也不能宠成个废物,他最起码该具备好的品性,能很好地生存于社会。
前两天,一个老朋友跟我说了段她的朋友点醒她的话。很经典。
“这几年,我辞职全心在家带孩子,美其名曰我是为了孩子牺牲自己的梦想,实际上根本不是。”
我听得奇怪,她从来很少跟我这样剖析自己内心。
“其实根本就不是所谓地陪伴孩子而牺牲自己,而是我打从心底里就想放弃事业,我愿意选择全职带孩子。因为工作到了一定的程度,不愿再进步,感觉自己不会有更多的提升,你会害怕上司交代的任务,所给的职位,不是你能力范围之内的。”
我也相信,十月怀胎,奶孩子,带孩子,接送孩子上学,确实会磨去女人对生活的很多追求。
但我更相信,只要自己愿意,孩子成长的同期,我们一样可以不断地成长。
关注事业动态,爱读书,爱旅行,让宝宝成为自己人生路上一本独特的书,而不是一坨沉重的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