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德礼(“三感”的辩证关系)持续原创分享第374天,挑战光山心协读书分享365天第四天。约练第39次。
读书摘抄
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将人的一生的心理发展分为8个阶段,在0—12岁的儿童阶段,三感的培养控制尤为重要。婴幼儿期建立良好的安全感、培养独立自主的意识非常重要。进入学龄期儿童处于发展“勤勉”(促进发展)和克服“自卑”(阻碍发展)的阶段。因而这一节段对于勤勉感,自卑感,自我价值感的发展与控制,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心理发展状态,那么这三感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首先,勤勉感的发展可以减少孩子的自卑状态。
勤勉是指如果孩子可以将事情(包括学习和做功课)做的很不错,那他就会喜欢做事,进而衍生学习更多事物的动力。有了学习更多事物的动力,就会督促孩子自发的去做更多的事情,孩子就会在做事情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一系列的发展,逐步让孩子建立起勤勉感。
埃里克森指出:如果孩子这个关卡没有过去(也就是说他如果不能勤勉),那就比较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觉得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什么都不敢做,进而发展出一种自卑状态。
孩子一旦自卑,就会什么都不敢尝试,什么都不想做。这个时候就会常常听孩子说“我不会”,或者他常常情绪低落、难以集中注意力。长此以往,孩子就容易形成自卑感,以至于发展出自卑性格。
其次,自卑感容易导致孩子的自我价值感降低。
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于儿童时代。毫无疑问,自卑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将会产生负面影响,更对一个人的身心正常成长起消极作用。美国儿童心理治疗专家霍夫曼指出:父母要关注孩子有没有自卑心理。一旦发现,应尽早帮助克服和纠正,以免孩子随着年龄增长最终形成自卑性格。因此,在这个阶段,我们特别需要帮助孩子发展勤勉。因为孩子的自卑心态一旦养成,很容易引起孩子在青少年阶段对自我概念的偏差想法,更有甚者犯罪也由此而来。强烈的自卑感导致自我价值感低下,那么如何克服自卑感,建立自我价值感呢?
第三,发展勤勉,可以克服自卑,培养高自我价值感。
如何发展勤勉呢?简单说,就是通过鼓励与赞美,让孩子在学习各项事物的过程中,对自己慢慢的建立自信,发现、意识并强化“我可以”,“我很行”的地方,帮助孩子觉察“我有能力”。这样,孩子就比较容易勤勉,自我价值感也比较高。
自我价值感高的孩子一般都比较自信,拥有追求坚定目标的持续力,容易成就比较大的事业。
甘德礼2018年7月2215.00于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