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她力量”:北京世妇会精神的生动注脚

       习近平主席在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上强调,妇女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创造者、推动者、传承者。30年前《北京宣言》与《行动纲领》将性别平等刻入时代议程,30年后,这份精神在乡镇基层落地生根,无数女性用双手编织幸福,用智慧破解难题,让“她力量”成为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中最动人的风景。

       基层“她力量”是产业振兴的“金钥匙”。在贵阳市花溪区久安乡,妇联牵头成立的“茶山黔女合作社”写下了生动答卷。曾经的留守妇女们在这里习得制茶技艺,从简单的茶叶采摘到共享茶园运营、乡村旅游开发,将一片绿叶做成了富民产业,累计吸纳千余名妇女就业,创收超20万元 。这并非个例,从手工串珠让患病妇女周良秀重拾生活信心,每天获得稳定收入补贴家用,到各地“妇字号”项目撑起乡村产业“半边天”,女性正以独特韧性激活基层经济活力,践行着“以行动谋求发展”的世妇会初心。

       基层“她力量”是治理效能的“粘合剂”。基层治理千头万绪,女性工作者的细心、暖心与耐心恰是破解难题的关键。久安乡村妇联主席何梅的调解室里,无数次家庭矛盾在此化解,让濒临破碎的家庭重归和睦,2024年以来仅村两级妇联就成功调解纠纷10余起 。在网格化管理中,她们踏遍街巷记录社情民意;在政策宣传中,她们不厌其烦解读民生政策;在关爱服务中,她们为困境群体送去温暖,用“绣花功夫”筑牢基层和谐根基,让性别平等从共识转化为治理实效。

       基层“她力量”是文明传承的“接力棒”。30年来,北京世妇会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女性。如今的乡镇基层,女性既是传统技艺的守护者,将非遗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也是新风正气的倡导者,带动村民养成文明习惯;更是家风建设的引领者,以良好家教涵养乡村文明。她们用言传身教诠释着“妇女是文明传承者”的深刻内涵,让平等、发展、和平的理念在乡土间代代相传。

       从北京世妇会确立崇高目标,到全球妇女峰会再启新程,妇女事业的发展从来不是抽象概念,而是基层女性的每一次奋斗、每一份坚守。这些在田间地头、车间工坊、调解现场绽放的“她力量”,正是对习近平主席“中国妇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真正发挥着‘半边天’作用”的生动印证。

       致敬基层“她力量”,既要见证她们的光芒,更要为她们搭建更广舞台。唯有持续完善保障机制、强化技能赋能、营造尊重氛围,才能让更多女性在基层热土上实现价值,让北京世妇会精神在新时代基层实践中永葆生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