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广平老师不光光是一位优秀的作家,还是一位优秀的文学评论家。
说到文学评论,我还是在上大学的时候第一次听说。当时,给我们上课的文学院教授姓赵,五十来岁,曾是文学院的党委书记,后辞去领导职位,潜心钻研学术。他第一次给我们引入了“文学批评”的概念。赵教授介绍说:“简单来讲,文学批评其实就是文学评论……”进入了文学评论的世界,我发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文学评论不等同于文学创作,但是文学评论的价值却丝毫不亚于文学创作。如果说文学创作是创造精神食粮的话,文学评论就是帮助读者更好地消化精神食粮。姜广平老师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做“好的文学评论就是一次全新的创作”。
姜老师有两篇文学评论非常精彩。第一篇是《莫言的路径和莫言的文学世界》,另外一篇是《让抒情主人公浮雕般地呈现 ——谈朱红的五首诗》。
莫言先生于2012年底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荣获世界最高级奖项,也是中国作家第一次获此殊荣,堪称全体中国人的骄傲。莫言的《红高粱》《丰乳肥臀》《檀香刑》《蛙》《生死疲劳》等系列作品已经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产生巨大反响,但是想把这些作品读懂读透,其实并非易事。姜广平老师的这一篇文学评论给我们完美呈现了一把打开莫言文学世界的金钥匙。
莫言多次称自己是“一个喜欢讲故事的人”,说明了他并非完全像国际上宣扬的那样,是一位“魔幻现实主义巨匠和东方解构主义大师”。莫言的文学基石来自于他的家乡——中国山东省高密东北乡。莫言的文学作品在充满神奇瑰丽的想象的同时,充满了东方神话魅力和中国文化色彩。
姜广平老师说:“莫言的感觉方式有着深厚的地域性和民间渊源。这是我们走向莫言小说世界的主要路径,也是莫言营造“高密东北乡”的主要路径。”这一点,姜老师分析得非常到位,抓住了理解莫言作品的关键突破口。
在姜广平老师看来,莫言是一位充满民族情怀的作家。《红高粱》是莫言先生最早极负盛名的作品,它从野性与自然的角度来窥探人性的本真与强悍,为我们展现了中国人最原汁原味的一面——追求生命本能的需求与渴望,勇于反抗一切外来的侵略和压迫。在红高粱的背景下,中国人的血性被刻画得淋漓尽致。《红高粱》其实也可以算作是我们民族的一部原生态的传记。
《蛙》是莫言同时荣获茅盾文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这部作品被誉为“中国计划生育的里程碑”。姜老师说:“这部作品用五封信和一部短剧匆匆记叙了姑姑的一生,以姑姑的一生带出计划生育史。在叙事视角的设置上借鉴了《堂吉诃德》一书。但《蛙》的结构显然是有问题的。结尾的短剧因为与信件的内容过度重叠,构不成一种对话或升华的力量,算是败笔。小说戏仿笔墨过重,也有论者认为是莫言才力难继的表现。”姜老师对作品的分析既深入透彻,又客观中肯,实在是难能可贵。
然而,《蛙》这部作品的真正伟大之处在于对计划生育和人性之间的矛盾的拷问,从而让我们窥见人口与现实与情感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这种关系恰恰是我们中国人独有的情感和理念,深深地植根于我们的心里或者潜意识里。这部作品里虽然只有一个姑姑,我们的生活中、心中却有很多个面貌不同的姑姑。姜老师的文学评论给我们点亮了一盏灯,引导着我们继续去思索这部作品的深层内涵和人文关怀。
苏州诗人朱红先生,如今已经年逾古稀,可是他曾经的几首经典诗作却在诗歌领域熠熠闪光。姜广平老师的第二篇文学评论,带着我们走进了诗人朱红的诗歌世界。
姜老师敏锐地发掘了朱红先生诗歌最大的特点:“朱红的诗歌,一个最突出的特点便是注重诗歌意象的同时,注重在诗歌里塑造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所以,朱红的诗,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的流露,也不仅仅是瑰丽语言的一种节奏化呈现,他在紧紧抓住这两点诗歌本质以外,还着意呈现诗歌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以这一形象面对诗歌和诗歌的读者。”
诗歌的意象可以说是整首诗歌的灵魂和核心。上世纪三十年代,诗人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就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撑着油纸伞、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样一个经典意象,从而把大革命失败以后广大知识分子的迷茫心境完美地表达了出来。朱红先生的几首经典诗作《跋涉者说》《寻觅》《古渡口》都完美地塑造了诗歌的意象,从而成就了时代的经典。
姜广平老师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优秀文学评论家。愿追随姜老师在文学评论的路上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