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了西游伏妖记,感觉不是那么好,三颗星吧。
这部电影,导演徐克,监制周星驰,观影前,是很让人期待的。
一、故事梗概
西游伏妖延续西游降魔,讲的是唐僧和三个徒弟一路伏妖的故事。地点有四个:马戏团,蜘蛛魔窟,比丘国,河口村。妖怪有四个:蜘蛛精,红孩儿,九头金雕,白骨精。
故事也很简单:开始师徒不合,唐僧外强中干,孙悟空不屑一顾,猪八戒奸滑好色,沙僧弱智易怒。通过不断打妖怪,团队经过磨合,进入了契合阶段。
二、对取经团队的评价
如果说西天取经是个项目的话,西游降魔讲的就是团队形成阶段,唐僧如何组队,形成了项目小组。西游伏妖讲的是团队震荡阶段,团队成员不断摩擦,寻找自己的位置。
每个人进入团队,首先要做的就是寻找位置。
唐僧是指定的领导,知道自己除了唱歌和时灵时不灵的如来神掌,其实没什么本事。于是,唐僧吹牛,恐吓,怀柔,利用种种管理学手段笼络人心。刚开始,自持唱歌可以制服孙悟空,于是扬武扬威,一句一个臭猴子。后来生病失声,被八戒发现,就威逼利诱。八戒告密,悟空来袭,唐僧丧犬狂逃,幸亏佛祖显圣。到了比丘国,孙悟空和他开诚布公后,他又能痛改前非,抽嘴巴,流眼泪,跪膝盖,感到了孙悟空。都是满满的套路啊。
孙悟空属于业务骨干,但对取经这个项目是不屑一顾的。瞧不起唐僧,又受制于唐僧,这是孙悟空的屈辱。于是,孙悟空敷衍,愤怒,不听话,这都是屈辱的表达。
八戒在里面受制于孙悟空和唐僧。怕孙悟空,是因为打不过他。怕唐僧,是不知道他的底牌。怕,却又想弄死唐僧。于是,八戒讨乖卖好,油滑嘴贱,两面三刀。
沙僧傻乎乎地,一个应声虫。
那么,哪里不好?不合情合理。
故事的上帝视角太过了。悟空吃了唐僧,原来是演戏。孙悟空早看出了妖怪,唐僧早就相信了孙悟空,并配合他演戏。最后,成功灭妖。
唐僧和孙悟空的矛盾什么时候化解的?电影只解决了取经团队和妖怪之间的矛盾,但团队内部如何化解的,却没有说明。唐僧和孙悟空突然就和好了,突然就亲如兄弟了,让人觉得不合情理。
三、对妖怪的评价
红孩儿的设计让我眼前一亮。红孩儿不再以小孩儿的模样出现,而是特效做出来的,胳膊和腿似弹簧,顶着一个玩偶的脑袋,确实有意思。
比丘国被设计成了游乐场,皇宫里摆满了木马等玩具,感觉挺好玩。
蜘蛛精还是要吃人,但白骨精却转型了。白骨精被设计成了无辜者,被九头金雕逼迫着去引诱唐僧。白骨精扮演了了段小姐的替代品,唱着同样的歌,跳着同样的舞,却不过是形似神不似。
四、对电影的评价
如果是电视剧的话,还不错。但它是电影,就感觉不完整。挖了坑,却没有填上。
这样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