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时学过一篇「懒惰的智慧」课文,作者凯利举着很多栗子不无得意的告诉我们他的发现,社会进步是懒人的贡献,懒汉承担着人类文明发展的重任,未来寄托要重视懒惰这种行为…
当时学完此文,我如获至宝,在拖延不做家务杂活而被我妈大骂「懒汉」时,我便翻出教科书,还是人教版的,义正言辞的告诉她「看,书上说了,懒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我…」当然结果并没有获得赞许懂事的摸摸头,是一顿胖揍。
这篇文章貌似有理的观点,作为当时才十三四岁的纯纯少年,只觉这奇经八脉里的懒虫突然可以自在活着了。想来西方腐朽的资本主义思想也还能产出一两条可取之处,他国人民在水深火热中能有此等感悟,也算文明之幸。
随后在其他人身上,我常常看到这个法宝的光芒,使用场景最多是在对道理、结论的直接吸食上…
尤其鸡汤党,对大坨大坨的「生活方式」「人生信条」端过来就吃,不管原话主人是经历过多少苦涩磨难,才熬出一些自我受用的感悟感触。只要闻到,立刻祭出法器,口中念念有词,一秒不到这颗「人生精华」便由鼻入脑,一阵神清气爽,觉得自己的生活困顿烦恼也被消弥。
互联网圈(juan)更是法器大杀四方的地方,「二八定理」「快速迭代」「追求极致」「基因论」「把用户当小白」……这些大小招在产品业务中被用来开疆拓土,简直不需要冷却时间一般,无限释放,随点随发。
扫兴的是,如《后会无期》里说的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懂得很多方法,产品始终做得像*一样。
犯过很多错后,我越来越相信懒惰是产生不出智慧的。周树人先生对我族「拿来主义」深有见地,我以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双料丰收的今天,应该大有改观才是。实际,这么多年自己才明白,别人的际遇见识三观跟你大相径庭,产出的经验结论往往只适合他的发展,想自己的生活变更好,警惕以各种名人名著作结尾署名的精选字句,更多还得日三省吾身。
产品里更是,别家的策略是根据自身的市场特点、业务模式制定的,最终的表象,很多时候对其他业务没有多少指导意义。别人追求极致,体验收益成倍扩大,你追求极致可能是边际收益极低。都是小提琴,有人能拉出美妙乐章,有人只能制造噪音,难道该怪小提琴花心?
理论容易习得,粘过来就可以用,结果也可以有模有样,死法却是奇形怪状。不经思考的决策,拖累研发加班,设计返工,大好青春、亲情时光被「懒惰」的掌舵人蹉跎掉…
懒惰的人连思考都懒得做,喜欢直接套别人的公式,没有经验可参考时,更懒得创新。看到今天不少O2O创业者大肆宣扬「人性是懒惰的」理念去提供服务,力图激发人更多惰性,我真替这些产品捏把汗。
武断的认为,今天积极的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源动力,智慧的产生、积累需要更多主动思考,更多总结实施验证,如此循环往复。不断追求更好是一种素质,对缺陷低效无法忍受,在无限改进的科技行业里,这是生存的基本法则。
再低头看我手中的法宝,早已黯淡无光,而长年使用留下的虎口印记清晰可见,隐隐发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