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书中的图画是我们大部分家长所容易忽略的地方,我在解读《活了一百万次的猫》时才首次独立地去思考图的意韵。
哦,原来是那么丰富,丰富到令人震惊。
举例我的关注:1.猫的大小,当它是别人的猫的时候与是自己的猫时差别非同一般。可有可无和自我救赎,终究不是一个尺度。
2.先前那些口口声声说爱它的主人,眼神大多是冷的绿,猫的眼神则是迷雾灰,而后来它的眼神和它的白猫却是澄澈的蓝,柔柔暖暖。
3.封底的并蒂花,猫这最后一生,为自己为爱为婚姻为家庭等等千百个角度都可以说通,唯一必须不可或缺的是陪伴,知音,不孤独。
……
当我把这些讲给学生听的时候,他们也觉得“哦,原来简单抽象的水墨画,这么不可思议,这么有深意。纷纷点头,叹服。”我们看到一张画会联想许多许多可能,我能说出来,学生就不能吗?
我更聪明,更高明吗?当然不是。只是放在课堂上,我是权威人物,说啥都有胆,至于更有优势的学生,上课“正儿八经”的惯例之下那想象力好像受了恐吓一般,不敢施展。萎缩了也有可能。
为什么呢?大概是太多太多试卷如长长哈达,老师的叮嘱是那腐朽了倭瓜“考试肯定考,重点中的重点”“考试时别写这个答案”……
婚姻里两口子,若总是有诸多抱怨层出叠见,那好了,日子就过得四处狼烟。哪还有什么幸福可言?
抱怨生于细节,幸福的触觉最爱浪漫的闪电,同样也是细节,夹菜、盖被、挤牙膏……哪件不是芝麻绿豆事件,谁又好意思说这不算浪漫?
我想,浪漫于孩子而言,就是能天马行空地去想象这个世界、时间、自我……
读《小真的长头发》使我决定给自己一个机会,做一个长发飘飘的浪漫主义者。
小真羡慕同伴的长发,她想自己的头发会长得老长,可以钓鱼,套到牛角上,像紫菜卷寿司一样卷在身上,绷紧了拉在两棵树上帮妈妈晒衣裳,洗起来泡沫高得够得着云彩,顺着河流淌向远方,烫起来就是一座树林啦…
小真、小叶和小美坐在餐桌旁边喝饮料,边讲呀想呀,现实中面面对谈的图画无一例外的黑白色,而想象中画面却五彩斑斓。
《逃家小兔》亦然,这是个超级经典的故事,我买的平装本早被葡萄撕吃了,今年又买了精装版,目前还健在,就搂在樱桃的枕头旁。
“妈妈,小兔子根本不会逃跑。”今天从超市回来,小葡萄很莫名其妙又冒出来这个断言。
我问为什么?
她说:“因为爱呀,它住在了妈妈心里是跑不开的。”
兔妈妈和小兔子对话的画面同样是黑白色,而想象中的每一个场面又都是那样色彩隆重细致入微,无论是成了溪里的鳟鱼,去爬山,化为花园里的花儿,飞得远远的小鸟,帆船,还是空中飞人,小男孩……
单从这样的鲜明对比,单从我们大人读的意义来说,是不是在告诉我们孩子的想象才是多姿多彩才叫美轮美奂,而我们呢,曾经有过却全部忘掉,只是举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