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什么都会背版你,唯独你口袋里的钱不会。
多少姑娘和我的一闺蜜s一样,上学时都是伸手党,天天盼着赶快毕业自己上班挣钱,挣了钱以后想怎么花就怎么花,爱干嘛干嘛,再无人管,于是很快如愿以偿,工作后每个月发了工资,就是买买买,因她以前一直花钱大手大脚已养成习惯,吃,穿,用的方面从来不亏待自己。且买衣服品位还比一般人高,工资3000时看上一套1800的衣服,刚开始心疼钱,觉得有点贵,可是过了几天还是喜欢忘不了,便直接咬牙买了。她人又爱美,也舍得为自己投资,办健身卡,又学古筝,节假日出去旅游,生活充满文艺小资,用她的话说,要将自己培养成优雅知性的女子。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钱。所以工作五年,基本没什么积蓄。
谈了个男友两年快结婚了,她们两家条件都一般,父母帮不上什么忙,全得靠自己,没房怎么结婚呢,便看了个小公寓,首付要10万,男友自己存的加父母给凑共7万,希望她能拿出3万,可是呢,她说自己一分钱都没存,家里弟弟还在上学,不可能有钱给她的。为此两人便吵架,说两人买的房子,她不能一分也不掏,上了这么几年班,怎么可能一分钱没存下呢,男友越想越气,认为她对两人后感情没有诚意,最后说两人冷静了以后再说,谁料,慢慢。男友也淡了,婚事也不了了之。s想不通,索兴分手。
单身时总想着过好当下就行,以后的事以后再说,能潇洒一时且潇洒一时,可是事实是,单身时不做好理财规划,以后的生活将会很累很难。《欢乐颂》中的樊胜美就是最好的例子。
理财师孙明展调查中说,我一直以为,家庭财务规划的目标人群应该是已婚已育的中产阶级家庭,因为孩子,他们最有家庭责任感,他们最有未来的忧患意识。但是两年多以来的实践,却让我意识到,其实最应该帮助的,反而不是三口之家,从生孩子才开始理财规划,已经晚了。
最应提醒的,是那些尚沉浸于“二人世界”或单身贵族美梦中的年轻人,他们如果不及早开始财务规划,后半生将会很累很难过。
理财师分析的典型生活状态:中产阶级家庭的财务窘境
最近,给一位近40岁的职场成功人士做家庭财务规划。他之前事业上平步青云,30多岁就成为一个跨国企业的部门总监,妻子也工作稳定,生活上非常潇洒。
他们两口子月收入接近4万元。一般以为他们的收入非常高了,其实他们竟然是“月光族”,由于极度追求生活品质,旅游、购物、享受,几乎花光了他们所有的积蓄。此前,他们一直对自己的收入颇为自信,没有孩子,父母目前也不需要他们操心。
36岁时,夫妻俩终于决定要孩子了,上天还赐给他们一对双胞胎。全家人当然非常高兴,但高兴之余,生活的重担也随之而来:
两个孩子的教育肯定不能省钱;为了方便老人照顾,刚换了大的房子,供款压力骤增;父母年龄大了,身体不如原来健康,老人的医疗问题也浮出水面。。。。之前虽然收入高,但长期追求生活高品质,吃光用光,没有大多积蓄,这次换房后,仅有的20多万家底都被掏空了。
他们的内心开始感到了不安。
现在他们意识到,要开始为未来作准备了。又发现,虽然收入不低,但所有花钱的事儿都挤到一起了:供房、为父母准备医疗费、孩子每个月的教育支出,还要继续保持高品质的生活,真是捉襟见肘,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然,并非每个家庭都会有双胞胎的惊喜和沉重压力。但当年潇洒的“月光族”夫妻、晚婚晚育家庭普遍面临的财务窘境,大抵相似,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一姐姐三十黄金剩女,自己薪水高,也做各种投资,保险之类,房产好几套,她妈说,你不赶紧找个男人结婚,买那么多房子干嘛,她说,男人会跑,房子不会跑,永远都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