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面试的时候,我们老板问过我一句话,你觉得做营销什么最重要?我想也没想,脱口而出,用户思维,如何为用户发声。后来被录用,以至于在后来的交谈中,我们老板说很清楚的记得那句话,也是录用我的原因之一,有广告基础,有用户思维。在这几年的工作中,不知为何,越来越偏离。上周开完会,会后一直在思考如何把控用户,在用户身上一戳就痛,而不是断断续续的饶痒痒?所以用了几天时间去思考和整合,就有了这篇文章。
首先,开始之前先提出一个问题:
一般做生意为什么会失败?我认为没摸清市场、打透市场
那么,这就需要符合市场需求,找产品痛点。然而,99%的人都找错。美国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曾说:顾客买的不是钻头,而是墙上的洞。在现实的销售工作中,销售者却再三强调自己的钻头有多么好,而对客户墙上的洞却视若无睹。服装行业不再是款式新,医药行业不再是无副作用,餐饮行业不再是味道好,美容行业不再是效果好等等,这些都是基于最基本的需要,市场上,一抓一大把,打痛点,打差异化显得至关重要。就像西安的摔碗酒为什么能火,基于用户的跟风、拍抖音炫耀。
一、痛点是什么?
目标用户完成某种任务中遇到的最大阻碍。在营销中,而想象中用户痛点‡不等于真实的用户痛点,想象中的解方案‡有效的解决方案
例如Google Glass定位:用于浏览器搜素,上市后被用于最多的是拍照
再比如:无线路由器
产品设计初心:无辐射,无天线显得好看,但消费者不买单,消费者认为有天线的信号好,其失败原因:颠覆消费者认知,从而不能被感知。
所以,营销必须有效地影响消费者的感受,必须要知道想引起他们的什么感受,痛点的本质,是用户未被满足的刚性需求。
需求、刚需、痛点关系
获取(进行)刚需的过程中,存在阻力因素,当阻力因素大到一定的程度时,就构成了痛点。
可见,痛点蕴含在获取(进行)刚需的过程之中。
这里也存在一个误区,就是把阻力因素等同于痛点,把用户感知没有那么痛的阻力因素,看做是痛点。实际上,只有阻力因素大到一定的程度时,才能构成痛点。
所以,需求不是刚需,也不是痛点,刚需和痛点也不是一回事。但痛点是从属于刚需的,就是说,如果一个需求不是刚需,那么也不存在痛点。
手机上一天到晚收到推销广告,恨不得卸载手机的通话功能,直到我遇上搜狗号码通?
缴水电煤气费,居然还要到银行排队,我买单看你脸色,直到我遇上支付宝钱包?
碰到头疼脑热的小病,跑医院能把人折腾死,又不敢乱吃药,直到我遇上家庭用药
一个人出差不知道吃什么好,看四周的饭馆林立却不敢乱入,直到我遇上大众点评
等等这一系列都是基于用户痛点设计出来的产品。
看一组图:
计划生育:生男生女都一样,否则儿子没对象。如果重男轻女,你儿子将来就娶不到老婆
酒驾:真爱生命,拒绝酒驾。你酒驾,小心命没了。
够狠!!但为什么会被视而不见呢?
看改后的广告
所以,痛点一定要有高感知、高关联,一定要有很强因果关系
二、营销之痛点出发找卖点
首先,如何让用户关注你,而非使用你。
怎样找卖点?(独特的价值主张)
用消费者如何满足需求来定义
设计公式:直白清晰的头条 = 用户想要的结果+限定的时间+做不到怎么办
拆解:1、必须独特 2、必须跟客户想要的结果密切相关(而且这个结果可以验证) 3、用简单粗暴的言语表达(没有形容词用,名词或者量化词)
我们通过(独特的价值主张)帮助(XX 顾客)实现(XX 目标)
例如:达美乐披萨:新鲜出炉的披萨30分钟送货上门,否则分文不收
真正的价值主张都会具有三个属性:
第一:痛点消除
第二:体验匹配
第三:成本合理
什么才是好的价值主张 ?
1、清晰,通俗易懂。
清晰传达用户通过购买和使用你的产品或/和服务能得到的具体结果。
2、清晰表达与竞争对手的不同或先进之处。
避免炒作(像从未见过的神奇产品)、绝对(最好的)和商业术语(增值互动)
3、确保受众可以在5秒内读懂。
此外,多数情况下,公司价值主张和产品价值主张是不同的。我们必须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
例如:DR
核心理念:一生只送一个人
价值主张:爱的唯一性和永恒性
遵循聚焦法则:集中优势兵力,爆破一个点
三、找痛点之找场景
需求分为两种状态,固态需求和动态需求。
固态需求,指的是人的需求不随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是一直存在的需求。比如,人需要呼吸,呼吸就是固态需求。
动态需求,指的是人的需求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可能存在,也可能消失。比如,天热的时候,人想吃冰激凌,天冷了,就不想吃了,想吃冰激凌就是动态需求。
动态公式,需要特定场景变为刚需,进行切分市场,进而做细分领域的第一名。
应用场景场景链接着用户和产品。
法则一:埋没在流行之外的场景都是伪场景。
下面两种西瓜买哪种?
再比如:吃炸鸡配啤酒,喝醉酒找e代驾
法则二:不能以支付为闭环的场景都是死场景
闭环是关键,用户在短路径里形成交易,例如:滴滴、微信、支付宝
法则三:能够实现条件反射的场景都是硬场景
打开手机,每个app都是场景,触点是未来,你会留下哪个?
场景营销方法:抓场景、借场景、创场景
小饿小困,喝点香飘飘(饿、困,抓场景)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过节,借场景)
这一刻,更清晰(创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