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缠绵,淅淅沥沥的不大也不小,浇透了土地,山沟岭峁不再如春雨时那样有生机显得有些枯黄,树叶随风雨凋零,只是在田头地边新种的麦苗探出了头,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为大地增添了勃勃生机,为老农心里注入了浓浓的希翼。
对于雨的回忆,更多的是停留在的小时候,家门口有条小河,平日里只是清澈的小溪,那里是我儿时的欢乐园,游泳,打渔,溜冰不亦乐乎,最为震撼的是一场暴雨后肆虐的洪水,伴随着一声声震天预警“下山水喽!看山水头子喽!”大人小孩纷纷赶到河畔围观,洪水夹杂着树木,石块,泥沙,倾巢而下,吼声震天,大人们眉头紧锁,小孩子欢呼雀跃,看不到洪水头子的孩子们垂头丧气,不时的向身边人打听都冲下来些什么东西,成为接下来几天的谈资。那时,大人们教导我们这帮顽童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阴天里不要在河边玩耍。
假期里,随母亲去姨妈乡下小住,晴天里跟表哥去野山坡放牛,放羊,天高云淡甚是惬意。村里缺水,家用的水是从山底下用毛驴背上木桶驮上来的,一时兴起,想挑战一下登山的乐趣,一路羊肠小道,曲折蜿蜒,下去时还好,上山却跟不上驴子的节奏,在表哥的指导下拉住毛驴的尾巴一路勉强回家。缺水就期盼下雨,天公一有动静,全家总动员把家里所有容器都搬到院里接雨水,雨越大,大人小孩就越乐呵,感觉在那里雨就是希望。
再大一些,暑期里,相随小叔去乡下姑妈家,村里有数不清的果树,稀罕的要数桑葚和杜梨,每天都爬到树上,吃个痛快。跟着村里的小友学会了自制弹弓和弓箭,并且学会了射击。每当下雨时,姑妈就会冒雨出去摘回青皮核桃,用小刀剖开挖出新鲜的核桃仁让我们吃,外面倾盆大雨,窑洞里却是满满的幸福。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记忆碎片总是在雨天里在我脑中浮现,昔日的洪水多年以来再也没有出现过,驮水吃的日子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也不知道那颗高大的桑树还在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