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无意间刷到一篇文章,《什么样的家庭环境,适合孩子成长?》很好奇,在点开之前,不断的猜测。
“干净整洁的家庭环境?”
“健康规律的生活习惯?”
“父母喜欢学习、喜欢读书?”
“父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善于与孩子沟通交流?”
一向对育儿类的文章,没有抗拒性,更何况这篇是鼎鼎大名的心理学博士陈海贤老师的思考。
怀着满满的好奇心,点开阅读……
很快,几个标黑的打字映入眼帘——“夫妻关系是家庭里最重要的子系统”!
不禁微微一笑!
道理都懂,可就是想不到!
为何想不到?是因为没有做到!
这两年,流行一种说法,叫“丧偶育儿”。通常在家庭里,妈妈是孩子的主要养育者,“吃喝拉撒屎尿屁”全由妈妈负责,而爸爸很少参与。爸爸不参与则已,一参与就成了“诈尸式育儿”,强行植入,刷一刷自己的存在感,没事儿各种指手画脚。
“丧偶式育儿”,妈妈会天然的的孩子站在一边,爸爸一个人,站在另一边,爸爸会逐渐失去父亲的功能。而妈妈也会因为孤立无援,在情感上更需要依靠孩子。
这样的家庭结构,会带两种问题。
一种是“把教育孩子,变成争夺孩子”。
我也和经常会和孩子爸,因为一个教育观念,争得不可开交。
“你为什么不能听我的,我的观念绝对科学可行……”
“听你的就管不好孩子,专家什么的都是扯淡……”
“需要时间和耐心,孩子在这个年龄段,目前还不可能做到……”
“……”
“……”
孩子三岁前,孩子爸大多数教育观念都是依我的,还对我说“我们家养孩子就靠你了”!这样百分之百的信任,让我在孩子身边“横行霸道”了三年。
可同样的教育观念,如今却说我错了!是男人真善变?还是这个男人思想升级了?
而陈海贤老师却一语道破其中的玄机:“教育理念没有这么容易分对错,更重要的是对错背后的关系”。
“我的教育理念更好,为什么孩子爸现在却总是不听我的?”
孩子爸表面上是指责我的教育理念不管用,但是背后的真正原因却是关系。
他真正在意的是我和孩子的关系更紧密,自己争取不到孩子的爱。(已亲自询问了孩子爸,他斩钉截铁地说:“是的!”)
原来,我们是各自把自己放到了对孩子的爱的位置上了,我们不为争得一个理念的对错,而是为了赢得孩子的爱。
所以,家庭关系里,夫妻双方,没有把彼此放到一个阵营里,带来的第二种问题就是“因为孩子,而彼此疏远”。
我以前以为,只要学好了沟通模式,夫妻沟通难道还成问题吗?一度痴迷于《非暴力沟通》《亲密关系》这类沟通类型的书籍。
现实生活中,却真不是这样的!不是书中的观念、理论、方法没用,是自己认识问题的方式有待调整。
很多时候,夫妻之间,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闹矛盾,不是彼此的观点有问题,也不是彼此之间沟通方式的问题,而是,都把彼此放在了对立面,“我们不再是我们”,我们不是同一战线,不在同一阵营里。
现在,静下心来,想想。为了孩子的问题争吵,和孩子爸据理力争、争得面红耳赤,其实真正的目的不是要争得一个对错,而是想要一种“赢了”的感觉。
原来,夫妻是家庭里最重要的子系统,想要这个子系统发挥作用,就需要夫妻站在同一边。父母永远在一个阵营里,而把孩子放到另一个阵营里。
两个阵营,彼此之间,不能越界。做好父母的秘诀,就是要守护好夫妻和孩子之间的边界。
【后记】
学习是什么?
不是学习了,我就一定能做到,做好。人非圣贤,学习的同时,也容许自己犯错;不断总结,不断改进,才能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