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到大学,小学和初中的暑假过得最潇洒,小学尚且在暑假的前几天把作业以极快的速度“集中处理掉”,然后就是又疯又野,西瓜、风扇、大马路、小电视……初中开始就习惯在开学前一天赶完所有作业,愧疚感恒久不变,偶尔有几个假期“开夜车”,险些不能完成,一边赶着一边流动着“今年老师检查不检查作业”这样的消息,侥幸心理终究还是被身为学生对于极小概率却可招致“灭顶之灾”的事件的天生恐惧压垮,开学那天怀揣着热乎的作业,有些担忧老师的检查标准和横跨在眼前的一个月左右的漫长适应期。高中开始变得很有理想,暑假总想着要学英语,看书,看电影,顺带提升理科实力,而这一时期也是我看书观影的井喷期,不过……作业依旧还是在开学前几天赶完,不过留下的恐惧却越来越深了,掩盖于说服自己这些假期作业没有意义的意识之下,相对应的,在上学的时候会格外认真,像是要补回假期的放纵与慵懒,但是还是有些后遗症,开学一个月就像假期反馈期,毫无偏差地反应出这个假期的质量。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一种要努力要有意义,要去超越自己超越别人的思想渗透了我,反应在假期不能“荒废”,荒废与否也取决于看了几本书,做了多少题,去过多少地方游览,学了多少英语,捡了多少新技能……可是若是标准如此,为什么暑假不能“荒废”?为什么“荒废”的标准在许多人身上如此雷同?这样“不荒废”的结果就一定是好的吗?
这里要打上大大的问号。
在这些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有些时候对过去的自己的一些坚信不疑的理念与生活方式产生怀疑甚至否定,或许是见识广了,或许是被其他的观点说服,或者兼而有之。
暑假不一定非得如此才称得上有“价值”,或者直接将“价值”忘却吧,毕竟很多时候执拗地拘泥于这些反倒会忽视掉其他一些维度,但我不否认一个苦心孤诣的人会很大概率取得他想要的结果。只不过我想说的是,暑假乃至人生有千千万万种可能,也有更广阔的风景,而这一切,最终服务于自己的本心,简言之“开心最重要”这样的简单的道理,而意义价值这些是一些能够让我们得到满足,对自己认可的一些外在评价尺度,并不需要依循着一个特定的大众标准给自己设限,很多时候,需要去体验,去在不同尝试中试错,在不同种体验中寻找自己的喜好,在不同的生活方式中感受多样的可能性,如此,才能更加包容与接纳一切存在的合理性。
所以,从现在开始,不去计较暑假是否“荒废”吧,也无需用既定的标准去约束自己,二应用自己的心去畅快体验,那些技能、那些有利于学习与工作的事情,不让他们占据我们的所有时间与一整颗心。当然,所有事情并非绝不提倡,只是希望不要那么功利和平面化,将一项爱好发展成枯燥的考级,把一项语言发展成考证,把一项学科发展成刷题,因为我也认同的是,在沉浸于一个乐器或者绘画等等爱好的过程中,同样能够有旁人无法体会的独属欢愉,在钻研一门学科的时候也会有忽而晦涩难懂忽而豁然开朗的心路历程,在观赏美景的时候,也会有一些思索一些震撼。
现在大学生的暑假都去社会实践了,支教成了流行,变成了朋友圈的张张照片,也有去农村体验生活,去与专业相关的地点学习。其实这些都可以,但要承认的是,很多同学是完全将此当成保研、评奖学金的方式,也有很多同学是为了实现自己在支教过程中的人性光辉的自我满足,而现在去支教的同学的教学质量良莠不齐,出发点各不相同,取得的结果能否与预期一致也有待考量,说到底,支教的系统培训与支教学生的出发点还应在对支教这件事的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实行一定的成熟化的措施,早知道支教原先的目的在于缓解目前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现状,而短期支教还有一些完全随心教着简单英文字母或者乐器等等体验式的支教,能否实现这一目的,怕是支教者完全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不过支教事大,还需做进一步的思索。
暑假“荒废”的思想可能会给一部分沉迷于游戏的人一种开脱,就像当年不做作业的自己,甚而会给一种名为“弱者思维”的思想一种心安理得的存在感。但这些表现都有其深层的理由,并非是假期导致的,就算没有暑假也会有其他事情而使他们处于这种状态中,所以假期荒废或者不荒废,其实对他们的影响不大。而我要说的“荒废”并非字面意思,相信读完全文你会有一定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