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存忧乐精神,坚定信念之基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党员干部作为“赶考”路上的“答卷人”,要继续以更坚定的信念、更激昂的斗志、更浓厚的情怀、更硬朗的作风,昂首挺胸阔步新征程。

“忧乐精神”从古至今都是存在的,古有《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品格相互契合。在新时代,我们应发扬光大先贤思想精华,涵养新时代的忧乐精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常忧政治定力之不足。人无骨不立,骨无钙不坚。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的精神之钙。精神缺钙则信念不坚,信念不坚则定力不足。关键时刻,就会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动摇,就会缺乏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会在面对政治风雨中“飘飘摇摇”、“左右不定”。党员干部应该把学习作为工作的需要,作为政治的责任,作为精神的追求,要敢于了解和正视自己的不足,缺什么,补什么,挤出时间加快知识更新,丰富知识储备,从而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经常深思个人在理想信念上缺什么、补什么,在坚守理想信念上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做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始终保持稳如泰山般的政治定力。

常忧德才修养之不高。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党员干部良好的道德修养是维持党的纯洁性、先进性的基础,在这个发展的新时代,党员干部更要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要主动向道德模范看齐,弘扬他们的先进精神,做到时时处处见贤思齐。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当始终手握戒尺、心存戒备,不做任何损人利己之事、不沾任何不正之风,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坚定不移地朝正确的方向前行。

常忧忧民生多艰。古语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努力抓好保障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就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真正做到体验群众生活,体察群众情绪,体味群众甘苦,体会群众忧乐,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忠诚是中华民族重要的道德规范,更是每个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优秀品格,是组织对党员领导干部最...
    王小舟阅读 270评论 0 1
  • 人之为人,必有理想,这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基。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它决定着党员...
    53126225阅读 138评论 0 2
  • 在去年12月中旬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党员、干部坚守抗震救灾一线,顶得上、豁得出,与群众共渡难关。关键时刻显担...
    f85a34881285阅读 75评论 0 1
  • 近期,自治区召开组织工作会议。会议强调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定理想信念,用思想武...
    晨曦stp阅读 91评论 0 1
  • 福建省委书记周祖翼发表评论员文章《深刻领会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重大意义 奋力推动新福建建设》。文章强调,坚定必胜信念...
    w79阅读 47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