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朋友圈看到当老师的旧友和家人一起出国游玩了,目的地真是她大学时候憧憬的西班牙。她爱梅西,想要去巴塞罗那看一场巴萨的比赛。虽然现在西甲处于休息期,但不妨碍她眉眼透露出的幸福和满足。我们这群人,从大学毕业到现在,虽然也不是大富大贵,但基本的生活,偶尔旅行还是能满足的。所以我们是一群靠着辛勤劳动、努力上班改变了生活的人吗?当然不是。
毕业后工作、成家立业,多多少少都获得了父母给的帮助,不管是物质上的,还是人际交往、培养上的,这些都是潜移默化的阶层传承。富裕人家的孩子依旧精英,中产家庭的孩子也不至于潦倒,真正生于赤贫家庭,一个赤贫的人,想要脱离贫困实在太难了。
网上不乏身处优渥对穷人报以鄙夷的观点
精英阶层对于穷人的困境不太理解,那么多工作机会,学个一技之长,至于做着最底层的工作永远得不到晋升,甚至流落街头吗?于是,精英阶层把穷人之所以贫穷归咎于思维问题,认为自己是精英思维,不管在什么情况都找到机会翻身。
曾经有一位美国专栏作家也是这样想的,她觉得大好的青年至少识字,工作之余多学习一些技能,丰富自己考个执业资格证,会至于永远呆在油腻的后厨刷盘子吗?
为了搞清楚穷人到底如何生活,这位白人精英、拥有大量知识储备的博士,绝对没有穷人思维的人,靠着1000美元,开始潜入美国底层体验穷人生活,并给我们带来了这本著作。
然而她很快发现自己想的太简单了。在当时的美国,没有学历的普通人一般能找到的工作是时薪6至7美元,一个月最多1250美元。看起来和中国现在的上班族差不多。但是,离工作近一点的房租都在600美元以上,只有很远的郊区才能负担。那么,养车成本(美国人基本上都有车,穷人也有)又高了。
此外,由于上下班在路上花的时间太长,她发现没有时间读书或者像她之前那样想象的“报考一门资格证”来提升自己,甚至没办法自己做饭吃的好一点,每天只能披星戴月的回家后吃一点没有营养的快餐,精疲力竭的倒在床上第二天一大早又得起床上班。
在一个陌生城市最开始找工作的几天会更难,因为还没找到稳定的住处,不得不去旅馆过渡几天,这几天的住宿会很快把1000美元积累耗光,等找到工作,拿到第一笔薪水,钱得赶紧支付房租。
芭芭拉在不同的城市,换了六种工作,有零售,有清洁,有老人服务,但是结局都一样:她发现自己陷入一个困局。
>>以为贫穷的是因为懒
为了负担房租身兼数职的人
会是懒惰的人吗?
>>以为贫穷的是因为不自律
在餐馆打工时的芭芭拉女士发现
服务生不能迟到早退、
请上两天假就会丢掉工作,
起早贪黑维持这么高的出勤率的人会是不自律的人吗?
>>以为贫穷是因为没有“富人思维”
芭芭拉女士也给我们证明了,
像她这样的高学历精英女性,
身陷穷人的工作、
生活困境中也没办法脱困。
精英总是觉得穷是因为不够努力,然而他们回避了这个问题:劳动者无法摆脱贫困循环,无法积累一笔财富,怎么可能改变生活?我们都知道,钱可以带来钱,只要有了结余,用于投资、理财,甚至买房,总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改观。但当你无论怎么努力,还是不能积累财富,你就只能像大部分穷人、每天的收入只够第二天的生活,找不到脱困的途径。
趁还有钱,开始理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