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的来一堆废话
今年年初,我们团队开始了法律咨询环节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很自然而然的读了吴军老师的《数学之美》,没有复杂的逻辑,没有难懂的数学公式,反而将有些很复杂的概念栩栩如生的表达出来,让我体会到的不只是数学之美,还有吴老师多年来积累的深厚功力(到底讲哪本书?扯远了~~)。于是我又选择了他的另外一本IT人必读,非IT人也应该拜读的《浪潮之巅》。
前面10多章几乎在讲从硅谷车库里发展出来的公司,他们发展的历程,以及在每一个浪潮来临的时候做了哪些准备以及现在的生存状况怎么样。后面几章主要讲了硅谷的多面性,以及硅谷的成长史,伴随而来的那些一次次与浪潮失之交臂的公司,和风险投资在美国,在硅谷是如何让成长起来的。
Get Points
- 摩尔定律
1956年,由英特尔(Intel)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提出至多在10年内,集成电路的集成度会每两年翻一番,后来,大家把这个周期缩短到18个月。现在,每18个月,计算机等IT产品的性能会翻一番;或者说相同性能的计算机等IT产品,每18个月价钱会降一半。
其实摩尔定律在最近几年也一直在放缓,然而回望过去这个发展速度令人难以置信,几十年来IT行业的发展始终遵循着摩尔定律预测的速度。然书中提到的几家公司在当时发展过程中,就因为忽视了摩尔定律的重要性,没能借助IT的浪潮得到很好的发展。
- 领导人的重要性
在回顾甲骨文、微软、苹果、雅虎、思科、摩托罗拉等公司的发展轨迹时,能够让读者感受到的是,每个公司的CEO都是某个领域甚至是多个领域的商业领袖,但是在历史上几家公司CEO在商业上,技术上的嗅觉和敏锐程度参差不齐。
甲骨文CEO埃里森,他永远保持着一颗竞争者心态,以任何可能的手段打压着竞争对手。虽然甲骨文在盖茨和郭士纳身上没有占到任何便宜,但因为甲骨文的高执行力同时又很少犯错误,让他们最终还是赢了。其实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做了多少正确的事情,而是少犯了多少错误。
微软CEO盖茨,也许是我们最了解也是最不了解的盖茨,在过去的10多年,微软经历了太多战争。办公软件与莲花公司的战争,操作系统与苹果的小聪明,浏览器与网景争夺,在PC时代只要盖茨认准的事情,那就全力以赴,执行力非常强,而且极具商业眼光,当看到浏览器时,盖茨认为浏览器一定是未来互联网的入口,然而却在后PC时代或者叫互联网时代与Google和苹果的竞争中完败,不过盖茨已经退居二线了,玩起了他的慈善基金。
- 创业的时机和运气
在今年的5、6月份我们团队在讨论“推之”未来的方向上、有同事就提到了,“推之”就好比一个正在等待的冲浪选手,他已经做好了浪来时的准备,而这个好浪迟迟不肯到来。那么我们能不能坚持到浪来的那一刻,就成为了我们这群人能不能活下来的关键。
时机与技术、商业相比,往往是最难把握的一个,抛开无法言说的运气成分,把握时机需要的其实是历史的眼光,而建立“历史的眼光”其实恰恰是我个人认为《浪潮之巅》最有意义的地方,吴军老师的写作并没有停留在分析案例阐述一般的技术规律、商业规律上,他借案例理清了整个信息产业发展的脉络,建立了一个从过去看现在、看未来的坐标。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创业者必须要有好运气。
- 硅谷
硅谷是一个特别神奇的地方,最早以半导体元素“硅”而得名,后来这里被认为是全世界的科技之都,创新的地方,发财的地方,多元化的国际社区,四季如春,拥有约翰·亨尼西科技界的泰斗,拉里·埃里森和埃里克·施密等工业界的领袖,但这里的公司他们从来不迷信权威,任何人想要在这个地方获得成功,必须真到真枪拿出真本事干出个样子。不仅公司是这样,硅谷的工程师们同样如此,不会迷信一个IBM或斯坦福的高级专家而循规蹈矩,而是不断的挑战自我,不断的进行创新。
硅谷的成功一定和这里的教育环境密不可分,现在国内城市中不少孵化器打着硅谷创业氛围或硅谷模式等旗号,在教育资源不够发达,没有人才输出的情况下是很难达到硅谷的高度。而硅谷坐拥10多个世界名校,其中还不乏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顶尖学府,硅谷的人才输出和教育资源是硅谷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
- 工程师文化
整本书有不少地方提到了硅谷的工程师文化,却没有对工程师文化进行详细的阐述,而我却对这个词的想象空间深深地吸引着。在上世纪80年代,在硅谷的车库中,在民房中,拥有着一群性格放荡不羁且不修边幅的工程师们,他们穿着Levi's牛仔裤,格子衬衫,拥有创新精神和Geek品质的他们,公司给了他们很大的自由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即便这些事情和整个公司的使命并无太大关系,而正是在这种自由开放的企业文化,早就了一个个改变人类衣食住行的惊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