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读胡安焉的《我比世界晚熟》,不能说他的文笔有多好,类似于流水账。但是贵在真实,作为一个跟他有些类似人格的我,看到书中很多的一些描述,看到了很多自己的心理活动过程。也勾起了我很多我以为已经忘记了的记忆。
胡安焉是一个不太擅长拒绝他人的人,讨好型人格。有个他初中就认识的关系很好的同学,在他工作以后,总是不断找他借光他省吃俭用省下的钱不还,找他要手机作为生日礼物。后来他对他的朋友感到很多愤怒而无法说出。
我也想起了一个曾经的同学。我和他其实是小学同学,但是小学不熟,几乎不说话,也没太大印象。直到上高中同班三年,才成为较好的朋友关系。我是个很内向的人,小学初中没有交到什么朋友,高中的时候,刻意想去交朋友,很努力地去维持每一份友谊。而他是个很喜欢跟女生交朋友的男生,他当时还和班上另一个女生结拜姐弟。我总是向他人自诩我和他小时候就认识,见识过对方流鼻涕的样子,来表达我和他的亲密。
2009年,我上大二时,他上大一(他高三复读一年)。他还在军训时,有一天他突然找我要了个礼物,怎么聊起来的我不记得了,这个礼物是一个mp3。当时我听到他要这个的时候,我是感觉有点为难的。对于当时生活费只有500的我来说,这是个贵重物品,mp3至少100元以上。另外我认为这样的礼物不应该是普通朋友之间送,男女朋友间送比较合适,如果是一个异性送我这样的礼物我会感觉压力有点大!但是懦弱的我没有拒绝,我不知道怎么拒绝。
后来有一天我去电子产品市场挑了几个小时,大概花了一个一百多块的mp3,那个时候我不太懂品牌,挑的mp3应该是往功能和外形上去挑。然后又跨越大半个武汉换了几次公交车送到他学校,当时武汉还没地铁,我学校在江夏,位于武汉东南边,他学校在汉口,武汉西北边。
他看到礼物以后好像有表达感谢,但又吐槽不是品牌。
之后大概过了不到3个月,有一次他跟我聊天时说到,他已经不小心把mp3弄丢了,我感到非常生气。我不知道我在气什么,送给他的东西,他弄丢了就丢了呗。可能我的感觉是他不喜欢我送的东西,所以不珍惜,又或者是他把我送给他的礼物转送给别人了。 后来我以为我不再生气了。
毕业以后各奔东西,不在一个城市工作。联系也开始减少,我也慢慢不太想和他联系了。2016年的一个周末,突然接到他的电话,好像是喝多了,话特别多。啰里啰嗦说了很多,后来提出今年要给我送一个礼物,我很吃惊。一直追问缘由,在我的刨根问底之下,他终于说出他想起他大一的时候我给他送过一个mp3。我说我都快忘了,你不必记着,也不必回礼。他坚持要送,后来我把地址告诉了他。
后来我收到了他送的礼物,一个从京东发来的,不及我巴掌大的小镜子。我好奇地在京东上搜了搜,大约一百多块。我的同事说还不如送你一箱零食。
我后面每次看到这个镜子,都会心里有点硌得慌。它太小了,我拿它来化妆补妆都不是太方便,它也不太适合当一个摆件。
如果说他不是一个太记得他人感情的人,可他在7年后我都要忘记了他这个人的时候,非要给我一个我不需要的回礼。
如果说他只是不太会挑礼物,我知道他刚毕业那年从北京回来,给他的结拜姐姐送了一个令她满意的手表。而对于我,礼物也是精心挑选的,就是一个价格和7年前差不多范围内的一个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