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光
解放前被称为电影皇后的胡蝶,曾主演过数以百计的影片,她的追星族比之当今“粉丝”的狂热程度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胡蝶原籍广东,自幼生长在上海,自称上海人,饮食上也象上海人一样嗜蟹,而且远过之。饭桌上若有大闸蟹,她的胃口就格外好,一口气能吃七八个之多,而且吃法高明,动作娴熟,其时她所在的明星公司小姐妹们曾冠之以“食蟹拥趸”的雅号。
胡蝶一生迷恋螃蟹不止,晚年侨居加拿大温哥华,改名为潘宝娟,闭门谢客,以写回忆录消磨晚年。1985年3月,她的好友王丹凤到温哥华登门探望时,77岁高龄的胡蝶表示,如果身体条件允许,希望有朝一日能回到使她成名的并留下青春年华的上海。王丹凤问:你最忘不了上海的是什么?胡蝶沉思片刻,忽然扑哧一笑,吐出三个字:大闸蟹!
胡蝶以“大风吹倒梧桐树,任隋后人说长短”的遗言,于1989年4月23日,在温哥华走完了81岁的人生旅程。她的最后一个心愿是:“上海的阳澄湖大闸蟹……”
附:历代诗人咏蟹(4首)
李贞白《咏蟹》
蝉眼龟形脚似蛛,未曾正面向人趋;
如今钉在盘筵上,得似江湖乱走无?
[李贞白]南唐诗人。
这是一首即兴咏蟹诗。诗人参加宴会,端上了一盘螃蟹,应主人陈德诚之请,当着宾客之面咏蟹,因其逼真、恢谐,赢得众客皆笑。
苏轼《丁公默送蝤蛑》
溪边石蟹小如钱,喜见轮囷赤玉盘;
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所雪劝加餐;
蛮珍海错闻名久,怪雨腥风入坐寒;
堪笑吴兴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博学多才,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首开宋代诗歌新风,词一扫当时绮艳柔靡的风尚,他又是大书法家、画家、知音律、喜平话、懂园林艺术、精鉴赏金石、可称全才。
张来《寄文刚求蟹》
遥知涟水蟹,九月已经霜;
匡实黄金重,螯肥白玉香;
尘埃离故国,诗酒寄他乡;
若乏西来使,何缘致洛阳?
[张来](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宋楚州淮阴(今属江苏)人,熙宁进士,曾任太常少卿等职。为“苏门四学士”之一。诗风朴素自然,平易舒坦,有《柯山集》。
包天笑《绝笔》
斜风冷雨满江湖,带甲横行有几多?
断港渔翁排密闸,总教行不得哥哥。
[包天笑])1876—1973),现代作家,吴县人。作者一生著译颇丰,在文坛上名气很大。他为人虚心好学,到了98岁还能每天写文章,就在完成这首诗后的第16天就谢世了,故将此诗名《绝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