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的讲师成长大会上
我们小组成员做了一个“和钱对话”的练习——每个伙伴都在对方的回应里,慢慢看见自己在当下和钱的关系。
作为一个完全没有理财观念的妈妈,倒是会希望孩子能够有她的金钱观。
从小时候的储蓄罐,到慢慢长大了的零花钱,无一不希望孩子能够有良好的管理和使用金钱的能力。
今天记录一些曾经掉过的坑,以及目前在做的一些事,同时也带着好奇想看看孩子后续会如何建立与钱的关系。
我曾经跳过的坑——在孩子还没有“钱”的概念的时候,太早给零花钱!中班暑假,每个星期给她10块钱,让她可以自由地购买自己喜欢但妈妈不会买的零食,可以做一些自己的选择,她特别开心,每次都高高兴兴地把钱收下。但从没见她花过钱……
发现问题是在有一次,我没有十块零钱,给了她二十让她找还给我十块,她死活不同意,我苦口婆心地跟她做数学算数:你看,我们说好了妈妈是给你十块一星期吧,现在妈妈给了你二十,你是不是应该给妈妈十块啊?……
人小家伙手里攥着钱、眨巴着大眼睛一脸委屈……我说的口干舌燥她也不懂其中道理
幸好那个时候我跟随一位老师学习亲子沟通,这位老师是少儿心理咨询师,她跟我说:给孩子零花钱,最好是在孩子入小学之后,中班孩子对于钱和数学都没有清晰的概念!
好了,妥妥地拔苗助长!幸好及时得到指点,就此打住。孩子也毫不在意我们停止给零花钱这件事,看起来这确实是老母亲的一厢情愿
———————入学之后——————
进入小学下,我观察到孩子渐渐有了购物的需要,比如漂亮的橡皮、好看的笔、花花绿绿的纸……恰逢学期下也开始学习元角分,我就跟她提了给零花钱的事。
妈妈每周给你十元零花钱,你可以用来买那些学习非必需品,必需品由爸爸妈妈来给你买。
她显得特别开心,然后趁机说:妈妈,我想买羽毛笔。这是非必需品是不是?(自己还开始分析上了哈,显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学习所必需,还有一部分社交的需要,因为她想买了送给同学,她们同学之间常常会互赠礼物)
我说:是哈。我们就必需品做了一些交流。
然后她说,妈妈你能不能帮我淘宝买羽毛笔,我把钱给你。
我说:可以哎!(查了价格是18块)我们这周的10块妈妈还没有给你。
她跑去拿了自己的零钱包:妈妈我再给你八块,上次我去苏州玩的旅游基金还有一些。
看到她开始使用她之前的余钱,并进行计算,真的挺好玩的。关于旅行基金也是一个有意思的故事。
观察孩子是一件特别有趣好玩的事情
“观察大于指导”
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