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1:
和留在上海的单身狗A君聚会
发现他步履比较沉重
我寻思近期的房事是不是太频繁了...
我:郑州房价(A君老家)限购限贷应该会理性回归吧,今天深圳限购也跟进了。
A君:你看央视了吗?郑州未来是全国物流枢纽,还牵扯到一带一路,哎,价格低不下来啦,老家失守啊,唔,我只希望过两年获得上海购房的资格......
虽然有着没钱没性生活的正常情绪,但A君仍是我很敬佩的人——
他爱看书,现在每周去图书馆的人已经不多了;他愿意投资健康,年终奖拿出1万块作为健身基金;他有好奇心,各自艺术展览和演出都会去看;他有忍耐力,在外资名企遇到逆流可以裸泳半年。
这些都是我这个土著屌丝不拥有的。
故事2:
Y小姐去杭州做地产中介
她是外企总助,之前也不是太熟
最近刷朋友圈,发现咋都是杭州楼盘销售呢?
一问我懵圈了,她竟然加入了地产中介大军!
这不是上了致富直通车吗?怎么能撇下兄弟呢?
我立马勾搭了一下!
Y小姐:你没闲钱没关系的(我不鄙视你),亲戚朋友来买你一样赚呀~
我:听说最近看房交定金签意向合同,房东不卖了,赔偿违约金很赚!
Y小姐:卖家不卖了,如果签过定金合同的话,法律规定要赔双倍定金,交5万赔10万哦~
我:时机合适了通知一声,高铁1小时就到啦哇哈哈哈~
Y小姐:我不Care这种小钱的,一点 成 就 感 都没有!!!
有人说,二十多岁是用来脱贫的,不是用来脱单的。
故事3:
朋友圈的大V
“今年我房产的增值可能和我自己的收入差不多,如果我不买这个房子,等于今年一年就白干了。而因为我买了,所以我的收入翻翻了。
如果你是收入是我的十分之一,那么你买了是我十分之一的房子,那么你的收入大概是我的十五分之一,如果你没买房,就是我的二十分之一。资产带来的财富增值已经远远超过了努力!”
问题可严重了,当卖卤肉、做美甲、做社群的都在通过一千零一夜的努力,搭上财富列车,蛤蛤蛤蛤蛤蛤蛤.....我却还蹲在温水里泡澡。
于是我立马决定要和她们搞好关系,特别是生闺女的,可都是身价千万的丈母娘啊!~
故事4:
“把卖充电宝的给我踢了!”
一个朋友建了“我想在杭州买房”微信交流群
杭州买房统计.pdf打开后(群内不完全统计)
年龄:25-29岁占61%,18-24岁占39%
城市:杭州占56%,北上广深占39%,农村占5%
工资:12k-2W占39%,8k-12k占28%,5k-8k占17%,2-5k占11%,2W+占5%
意志考验:确定买杭州83%,不确定17%
接受价格:150-200W占33%,100-150W占28%,200-250W占17%,250-300W占6%,合适就买占16%
一群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来到一线城市打拼,拿着1W左右的工资,想着200W上下的房。
很多事确实不是所有年轻人都承受得了的,逼着你往前走的,不是前方梦想的微弱光芒,而是身后现实的深渊万丈。
故事5:
老同学,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
深度耕耘上海静安区6年,走过许多地方的路,敲过许多地方的门,看过许多次数的脸,签过不同金额的单,却只爱过一只正当年龄的狗。
Nonono,这不是他
他只是一名估价师,
叔叔阿姨笑眯眯的掏出房本来抵押,
他泡一壶茶,
闻一下价格,银行放贷,
然后...
他这条线就没有然后了。(多么痛的句号)
曾以为好单位是奋斗的终点,后来觉得房子是上半辈子的终极目标,最后发现,物质是宇宙根据人的意识分配的供给而已。
欢迎找我磕小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