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口瀑布记

表妹来临汾参加同学的婚礼,我决定抽出一天时间带她一起去壶口瀑布看看。

作为一个从小喝着黄河水长大的山西人,作为一个曾在陕西待了四年的大学生,对于这条祖国的“动脉”,却只在“黄河之水天上来”中瞻仰过它,只在“风在吼,马在叫”中听到过它。这一次终于能亲眼看到它、感受它了。

由于决定比较仓促,我们选择跟随旅行团去往那里。2015年9月26日上午8:00出发,经过大约两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检票进入景区,首先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大片平静而干枯的河滩,并没有听到“咆哮”,甚至也没能一眼就看到瀑布。带着期待,带着好奇,走过深深浅浅的河滩,跨过几座小桥,一抬头,突然就看到了那奔腾的黄河水,它极力吸引我更近距离地去观看。原来,那干枯的河滩是一首序曲,在它后面隐藏的,还有更加壮丽的乐章。

正当我们想要更进一步去观看时,导游让选择自费下龙洞的游客集合,要先到洞底观瀑。壶口瀑布在山西吉县方向形成一个天然洞穴,可以直接通往壶口瀑布下方,俗称龙洞,又名观瀑洞。洞内阴暗潮湿,只有一盏孤灯相伴,还好有同游者相随。我们通过一组螺旋式的台阶慢慢下到洞底,台阶由干变湿,瀑布声由小变大,想想我们头上淋到的就是黄河水了,心情也越来越激动。走出阴暗的龙洞,就到了洞口的一块大约十几平米的平台上,此时,隆隆千里的水声就在耳边,奔腾不息的黄河就在眼前,看过无数的照片,听过无数的赞美,都比不上这亲耳一听、亲眼一见,这一切都让我很想要和黄河一起大声喊上几嗓子!抬头向右看,只见那奔腾的黄河水就在眼前飞泻而下,带着怒吼,带着咆哮,带着力量,带着黄土高原的泥沙,一刻不停地勇往直前。如果说黄果树瀑布是一位青春秀美的姑娘,那么壶口瀑布一定是一个正当壮年的汉子。一直以为李白笔下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定非他肉眼所见,必是想象而成。这一刻,才能真正理解了,什么是“黄河之水天上来”。

依依不舍地返回洞口,又迫不及待地走到岸边。刚才是仰视,现在是俯看。壶口瀑布是由于河面由宽急剧变窄加上陡峭的崖岸造成高度上的落差而形成的。向河水来的方向远远望去,那里应该和我们所站的岸边是一样的高度,虽有两山夹道,却已极为广阔,一望无际;而在眼前,高处的河道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大约十几米的落差。四百余米宽的河面一下子变成眼前这三到五十米的狭窄河槽,这让原本平缓却充足的黄河水在此突然飞流而下,浪涛翻滚,烟波浩渺,似万马奔腾,又似巨龙飞过。由于是晴天,在晋陕两省之间还架起了一座名副其实的彩虹桥。真可谓“水底有龙掀巨浪,岸旁无雨挂彩虹”。这让我不得不想起梁衡先生在他的文章中对于壶口瀑布精彩至极的描述:“原来黄河在这里,先因山逼而势急,后依滩泻而狂放,排山倒海,万马奔腾,喧声蔽天。却正当她得意扬眉之时,突以数里之阔跃入百尺之峡,如水入壶,腾荡急旋。于是飞沫起虹,溅珠落盘,成瀑成湫,如挂如帘。裂坚石而炸雷,飞轻雾而吐烟,虎吼震川,隆隆千里,龙腾搅谷,巍巍地颤……”

除了古诗、文章,关于黄河的作品还有很多,影响最大的可能就是著名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了。在观瀑的过程中,那耳熟能详的歌词和旋律也一直在心里反复流淌着。1938年9月,正当抗日战争极其艰难之时,著名诗人光未然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带领抗敌演出队第三队东渡黄河,转入山西吕梁山抗日根据地。在这途中,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和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给他带来灵感,他于第二年1月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吟》。同年3月,音乐家冼星海带病在一座简陋的土窑洞中为这首诗谱了曲,杰出的《黄河大合唱》就此诞生了。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我看着眼前的黄河水,想到它不知道有多少诗作曾经歌颂过自己,不知道有多少音乐曾经赞扬过自己,也不知道那些关于它的作品曾经激励过多少人,它只是一刻不停地勇往直前,宠辱皆忘。“夫唯不争,故无尤”,无欲则刚。不仅如此,对于黄河水来说,狭窄的河道是压力,陡峭的崖岸是低谷,但黄河水却不畏压力、不惧低谷,努力地、默默地蓄积着自己的力量,正是因为这压力和低谷,而造就了自己的辉煌。
(2015年9月27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山西,三晋之地,从来不是我旅行的首选之地。因为山西不是一个旅游大省,如果不是小女找了一个临汾的男友,不知什么时候会...
    大川j阅读 4,985评论 0 3
  • 西行漫记-壶口瀑布 坚持一件事情的难度很可能超过你的想象,尤其是在这个艰难的时代,生活不易,有无数的问题会动摇着你...
    流海漂明阅读 4,466评论 0 3
  • 我听见 窗外的雨在低吟 风在浅唱 我伸出手 却触摸不到 风的温柔 雨的清凉 这厚重的玻璃 挡住...
    谭梦琳的诗意人生阅读 2,761评论 2 2
  • 阴差阳错的故事太多,结局令人惊喜的甚少。昨日往苏州天平山赏红,去了才知因天气还暖枫叶依旧绿着,一时沮丧,后爬山中见...
    诗愚阅读 2,350评论 0 1
  • 最近在阅读魏书生老师的书,因此魏老师的很多教育思想和观点反复在脑海里出现,每一次读到魏老师朴实却不失活泼的课堂里蕴...
    宜人安心阅读 3,33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