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爱对VIP群内讨论)
华:大家好,刚好前天家中发生了个案。在这边应该可以讨论一下吧!我的外甥与爸爸大打出手,原因爸爸觉得他只玩电动游戏,日常生活颠倒了。本来是谈求学的问题。最后,爸爸决定经济封锁。爸爸都敢打!妈妈就不知如何是好?要站在爸爸那边,还是儿子那边? 儿子23岁了。大家可以讨论一下吧!
老师:请问这位孩子小时候6岁前是由谁负责照看? 主要负责照顾人一般教育方法是怎么样的?
华:女佣照顾。爸爸是虎爸,妈妈是猫妈。其实是幼儿到中学都是女佣照顾。父母只是假日,晚上陪他吃晚饭。有去旅行就一起玩。
老师:华提供的案例,各位家长看到可以自行讨论,你们是妈妈该如何正确处理? 其实儿子已经23岁了,就是父母当年种下的坏种子,今天才有了动手的坏结果,华没有分享细节前,就能判断该孩子小时候肯定是常常被这样冷漠强势对待,尤其是跟爸爸的链接缺少爱的流动,妈妈应该是讨好型小可亲,夹在爸爸与孩子小领袖之间左右为难,所以长大的儿子就用以暴制暴的简单粗暴来处理与爸爸的冲突了。
华:分析对了。当中,儿子小时候也常被打。因为是虎爸。一错就打。
我:感觉到孩子与父母沟通不顺畅的。而且爸爸想通过阻断经济来控制儿子,而没有尝试用沟通了解孩子需要什么。儿子为什么会总是玩游戏呢?我发现总是玩电动游戏的孩子往往是在现实中找不到价值感的。
老师:是的,太棒了,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价值感,只能去虚拟世界了 。
华:对,他总觉得游戏的玩家都很容易沟通。父母就难了。孩子有说过,不需要很多钱。只要一家人安安静静地吃餐饭就好。吃饭时,爸爸都在训话。
老师:那这就是他爸原生家庭影响到他内在有一位高压父母,不仅对自己要求高,身边人也一样遭殃。看到孩子说这句话真的很心疼,其实他天生气质应该不是小领袖,而是被他爸影响到在哪个冲突情景下就变成用拳头发泄情绪。
老师:谢谢华的分享,你在马来西亚目前疫情也严峻,建议爸爸妈妈可以网上联线咨询程老师做解码,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然后再跟着黄老师的亲子课程逐渐调整,永恒不变的一句话,父母变了,孩子就自然变了;若在国内就需要全家人一起来做线下咨询个案了, 23岁的小伙子作出这样的行为又让人感到痛心,同时又有一份怜悯。
华:之前已经有过流血事件了。也找了老师以前的学生(辅导加心理治疗)。解决了一段时间,又来了。大家都不想面对,做完整的治疗。
老师:唉 [难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希望有一天他们感受到足够痛,愿意直面痛点吧,默默祝福[合十]
我:是的,我的学生也有沉迷网络,与家长的关系像仇人的,孩子会表达说在家里无法与父母沟通,网友比父母还理解他,还懂他。
老师:当你的学生真幸运,让他父母也来学习《性格培育法》吧,真的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我:是的。学生其实比父母更清醒,父母都会把原因归结到手机上,认为只要不碰手机,孩子就不会有问题了。但学生都知道根源不是手机,根源是与父母的关系,他们有时表现出来的绝望也让我很难过。他们会告诉我父母是改变不了的,他们永远都不会改变。确实许多父母经常要孩子改变,而自己不改变。所以我会告诉学生,其实你们是有力量的,你们是可以有选择的。就如您刚才所说的“影响一个人命运的关键因素,是觉醒的力量。”✨
老师:是的,原生家庭对我们确认有影响,但是我们不能有托付心理,一切怪罪原生家庭,反而要感恩父母给予我们生命,让我们有选择的能量[拥抱]你真的是很有力量的一位老师,希望你在运用《性格培育法》时也分享给身边人,因为你的一个无意分享就会影响甚至改善一家人的幸福指数[玫瑰]你真的太棒了!
我:谢谢您的鼓励[爱心]是的,我现在在努力学习,不仅希望自己成长为更好的父母,也希望能影响身边学生的家长,我希望自己像您一样有足够多的智慧去指导家长去更了解自己的孩子,用更恰当的方法去教育孩子。我也希望自己有足够多的智慧和力量去启发孩子了解自己,并有力量去成为更好自己。上学期我开始这么做了,而且我看到孩子们的改变带来的惊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