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华日记第192篇(2018.4.10)
当课程进行不下去时……
下午我们在工作室进行了有效沟通实操练习第四次课程。本次课程我们练习判断哪些句子是“为感受负责”的句子。
在演练的过程中,我们被伙们抛过来一个又一个问题击中:“为谁的感受负责?明明是对方惹得我生气,他应该为我的情绪负责,为什么是我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沟通中难道我们就不能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吗?”
练习被迫中止,于是我们在一起商讨怎么才叫为自己的感受负责,为什么要为自己的感受负责,自己的感受产生哪里?
经过激烈的讨论后,我似乎对为什么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有了些头绪:有效沟通的课程是基于非暴力沟通的课程之上的,而非暴力沟通旨在让我们学会一种“爱而有力量”的沟通方式,它将我们指向外的,指责报怨别人的力量收回且关注到自己的身上,反思并表达自己。通过自己的反思从而促使对方去思考,内观。
好比之前看过的一则《风和太阳》的故事:风和太阳两方为谁的能量大相互争论不休。突然,他们看到一个行人走在路上,太阳说:“谁能使行人脱下衣服,谁就更强大。”
太阳藏在乌云后面,风开始拼命地吹,风刮得越猛烈,行人越是裹紧自己的衣服。
太阳出来了,暖暖地晒着行人,行人感到很热,很快就把外套脱了下来。
有效沟通的有效体现就是像太阳一样,用一种爱的方式,真正为自己负责,为自己情绪负责的态度:出现任何问题首先反观自己错在哪里,将投向外界的眼光,拉回到内在去内省。通过这种内省,也影响到对方开始内省。双方都在内省的时候,都在找自己原因的时候,矛盾冲突就不存在了。
如同太阳出来了,暖暖地影响着对方,使对方自行做出调整改变。
了解到这一切时,我明白了在这一节里我们为什么进行不下去:知道为什么做,比怎么做更重要。没弄懂为什么做,就去做,所以导致课程走不下去。所以在这一节里还应该插入“观念”一课,只有理清我们的情绪来自于哪里,才有可能真正实现 “我的情绪我负责”。
非常感谢《非暴力沟通》的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用一生创作了这么一部和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所提倡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有相通之处的可操作性的著作!非常幸运能够读到这本书。
感谢一起参与课程讨论的伙伴,这是一群真枪实干型的伙伴,在练习过程中不放过任何一个有疑惑的地方, 这种求真求实的态度让我非常动容。感谢我可爱的伙伴们,有你们在一起练习真是太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