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伦.霍妮在她的《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中有一段话:
在真正的爱中,爱的感受是最主要的,而在病态的爱中,最主要的感受仍是安全感的需要,爱的错觉不过是次要的感受罢了。
M看到这话,再结合最近对自己足够狠辣的“深挖”式探索历程,突然就明白了一直以来最大的困扰的症结来在哪里了。
原来是这样啊。
她笑得好开心,并放松了下来。
当我们最底层的安全感没有补够的时候,对于爱的理解更多还是会停留在这一层,甚至还是只限于在这一层中绕圈圈:看到的是需求。
真正的爱的层面是一种心甘情愿的付出,而当自己本身没有余力的时候,甚至于自己对于爱都是匮乏的时候,那么也是根本给不了别人爱的。
自己都没有的东西怎么回馈给别人呢?
是的。
要给予,首先自己得有,还是那句话:
爱是在人格稳定的基础上,一种心甘情愿的又有余力的付出。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舒婷《致橡树》
毫无疑问,舒婷的《致橡树》就是M内心对爱的完美诠释。
M痴痴地想:
当有一天,不再弥补自己安全感的缺失,自己资本足够的时候,这种感觉还在,那就是爱了。
现在:对于W,应该依旧停留在安全感的层次上吧,M想。
也罢,当M对自己的认识又上了一层楼的时候,她反而愈加能坦然面对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了。
M想,就算是被霍妮说成是“病态”的爱,也不要紧。
安全感缺少本身就是种病。
只是对这个“病”,M越来越自信,她觉得有药可治,所以:不怕!不丢人!不羞耻!
M越想越深:
当我可以在自己的力量和自信中去爱,而不是在虚弱和怀疑中去爱;
当我不是在爱中放弃自我玩什么自我牺牲的把戏,而是在爱中建立起更深沉的自恋和自尊……
当那一天到来的时候,无论是对于我,还是对于那个被我深爱着的男人来说,爱才不会是一种致命的危险,而是成为生命的源泉!!
那才是真爱!
M甩甩头,笑意浮现在红润有光泽的脸颊上,她轻弹手指,发出清脆的响声,煽动隐形的翅膀潜入了光里。
晨曦又到来了。